天天百科

2 不知道怎么吃三文鱼(三文鱼有哪些营养价值 快点来学习一下)

2022-12-31 分类:养生资讯

托新冠肺炎疫情的福,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过寿司了。前阵子刚准备小心翼翼品尝一下三文鱼的滋味,结果北京疫情突然间复发,而且专家们还从被污染的三文鱼案板上发现了病毒......

我......

三文鱼和海鲜不是新冠病毒的宿主,体内不会感染、潜伏病毒,因此很显然,这次疫情不是三文鱼的锅。但专家还是建议近期不要生食三文鱼。

算了,吃不到三文鱼寿司,那我今天就跟大家仔细地聊一聊寿司——不能就我一个人馋!

关于寿司,我有一肚子知识点要说。

01

酸饭老家,在东南亚

如果在大街上随便拉个人问:“寿司长啥样?”,得到的回答肯定是“一疙瘩饭团上搁片生鱼”、“紫菜卷米饭,里面有鱼有菜”。

现在寿司的外形简单,让很多人误以为寿司从一诞生就是这样的。其实不然,早期的寿司,不仅外形让人意想不到,连味道都一言难尽。

饿了

寿司,外国名sushi,原义是“酸饭”,是指一种将盐渍肉类和米饭放在一起发酵的食品。在日本,寿司往往被写作“鮨(yì)”或“鲊(zhà)”。

许多寿司店名字中都带有“鮨”字

图片来自:《寿司之神》

鮨在公元前中国的《尔雅》中,是碎鱼肉的意思。“鲊”在中国的《释名》中,是用盐、米、鱼腌制的食物,但是要做熟了吃。

《舌尖上的中国》“古菜新做”的玲珑牡丹鲊

其实就是油炸腌鱼片

难道寿司是中国人发明的?

其实追溯起正根来,还真不是。

这种料理方法起源于东南亚湄公河一带,为了便于保存,当地人将鱼类、贝类和其他肉类盐渍并压上重物储存。一开始不加米饭,后来人们发现,加入米饭一起发酵,能产生大量乳酸,大大延长肉类的保存时间。

后来,这种方法传入了中国,又从中国传到了日本。

熟寿司:寿司鼻祖,吃鱼弃饭

公元8世纪初,日本出现了最早的寿司——“熟寿司”。

这里的熟不是煮熟,而是熟成发酵的意思。

鱼的熟成发酵

图片来自:《寿司之神》

做熟寿司用的是淡水鱼,至今,滋贺县琵琶湖地区还有用鲫鱼做的熟寿司。将鲫鱼抹上盐腌一个月,用水冲掉盐,在木桶中铺一层鱼,铺一层米饭,再铺一层鱼……

桶铺满后,盖上盖,用重物压实,然后倒水隔绝空气,短的放上好几个月,长的要一直放四五年......

正在制作中的鲫鱼寿司

到时间了,开盖!这一步需要勇气——发酵后的米饭变成浆糊状,散发浓烈的酸味,混着鱼的臭味扑面而来。

好在这个饭不用吃,会被丢掉,只把鱼挖出来,切成薄片上桌,吃法类似于中国佐餐下饭的咸鱼。这种酸臭无比的黑暗料理,你能吃得下去,我敬你是条汉子。

皮酥骨烂,带着金黄鱼籽的鲫鱼寿司

生熟寿司、饭寿司:鱼饭同吃

制作熟寿司的周期实在是太长了,而且不吃米饭也有点浪费,于是日本人就开始思考,难道非得腌那么长时间吗?

从12世纪开始,就有人开始“偷懒”了——鱼只腌4至15天,米饭刚带酸味就取出来。人们发现,这样连鱼带饭,可以一起食用。这种寿司,被称为“生熟寿司”,也就是生的熟寿司,发酵并不完全。

至今,本州岛中部还有用秋刀鱼做的生熟寿司,米饭粘稠,口感似年糕,酸味比较清淡,鱼肉有挺重的腌渍味。

正在制作的秋刀鱼熟寿司

和生熟寿司差不多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饭寿司,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米曲来促进发酵,米饭会变得更甜。

这种寿司在寒冷的日本北部还有留存,优秀代表是北海道的鲑鱼饭寿司。吃起来偏甜,几乎感觉不到酸味。

箱寿司: 饭里加醋,四四方方

渐渐地,日本人做寿司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保存鱼肉,而是享受那种微酸开胃的口感。

既然吃的是酸味,那不一定要靠长时间发酵,直接加醋也行嘛!13世纪到16世纪开始,出现了在米饭中加入食醋的做法。

寿司的灵魂醋饭,一般都是在木桶中打散搅拌

人们把醋饭放在小木箱里压实,上面铺上煮过或腌过的鱼肉,盖上盖子,用大石头压好(这一点保留了熟寿司的古意)。做好的寿司一般呈长条形,再用刀切块儿吃,这就是出现在关西地区的“箱寿司”。

一开始,箱寿司也要象征性地发酵一段时间,但到了现代,这个环节便被省去了。

鲭鱼箱寿司和鲷鱼箱寿司

奈良等地有用柿子叶包裹压制出来的柿叶寿司,吃起来有独特的清香

握寿司:越鲜越好,随捏随吃

江户时代,关西的箱寿司传到了江户城(现在的东京)。19世纪初的江户城,商品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很快,寿司也开始走上了即食的快餐之路。

19世纪,江户街头的寿司摊

相传1820年前后,寿司师傅华屋与兵卫(是一个人的名字,不是华屋、兵卫两个人)率先放弃压制环节,改用手将米饭和鱼攥在一起,成了后来的“握寿司”。

这时,人们不再追求腌渍过的鱼了,反而开始追捧新鲜生鱼那种嫩滑清淡的口感,越新鲜越好。把生鱼片放到用醋调过味的米饭上,再用手捏成长条状后,马上就能吃,十分方便,因此很快就流行开来。

制作握寿司的手法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讲究:既要让饭团不松散,又不能黏连变成一坨。一枚理想的握寿司,从侧面看,底下的米饭要呈平底船形,而上面配料要紧贴米饭,呈向上微拱的弧形。

在当时,握寿司属于街头快餐,一般都是吃正餐之前拿来垫肚子,最多也就吃一两个。

人们站在小吃摊前,直接用手拿着寿司吃。

不同鱼类制作而成的握寿司

直到明治时期,握寿司才升级为正餐,再站着吃就不合适了,于是这才出现了坐着吃、可供人们喝酒聊天的寿司店。

现在好多人用筷子夹握寿司吃,认为更优雅。其实直到今天,最正宗的握寿司吃法还是用手拿着吃:

大拇指按在生鱼片上,食指放在饭团侧面,中指托住饭团底部。而且注意,蘸酱油时,要用生鱼片去蘸,不要用饭团蘸。否则,饭团会吸收过多酱油,掩盖了醋的风味,且很容易在酱油碟里散架。

卷寿司:海苔加入,大展神威

和握寿司差不多同时期出现的,还有一种卷寿司,如今也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了。

1750年左右,片状的烤海苔被发明出来,随后就出现了用海苔包裹着米饭和各种配料的卷寿司。在小竹帘上铺一片长方形的海苔,然后铺一层醋饭,中间放上配料,从海苔的短边开始,用竹帘卷成圆柱状,切成小段吃。

小竹帘卷寿司

别看只是拿海苔卷起醋饭,日本人同样将卷寿司玩出了花样——

直径比较大、配料比较多的叫“太卷”,比较细小且只有一两种配料的叫“细卷”,从海苔的长边横着卷起的叫做“中卷”,将半片海苔铺上醋饭和配料,用手卷成圆锥状、圆筒冰激凌样子的叫“手卷”或“手握”。

手卷、细卷、太卷

除了配料被包裹在里面的各种卷,二战前后,配料堆在寿司顶端的“军舰卷”被发明出来。

军舰卷用海苔将米饭包裹一圈,上沿高出一点,这样海胆、鱼籽这类松散的、不适合卷起来的食材就可以收纳在“军舰甲板”上了。

军舰卷

20世纪70年代,寿司开始进军北美。但西方人不喜欢吃生鱼啊,一点不买账。

于是一位在加拿大的日本厨师,就开始琢磨改良寿司。他把生鱼片改为熟蟹肉,再加上西方人爱吃的黄瓜和牛油果。鉴于很多西方人会将裹在外面的海苔当作包装纸扔掉,所以,东条英员干脆把海苔卷在里面,和正常寿司是反着的。这种寿司被称为“反卷”或“里卷”。米饭表层,撒上芝麻、鱼籽,再挤上蛋黄酱丰富口感。这样一改,广受欢迎。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发扬光大,于是它被称为“加州卷”,大家反而忘了它的诞生地是温哥华了。

加州卷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还有一些非主流寿司也十分受人欢迎。

为啥受欢迎呢?没啥特别的,就是因为好吃:

散寿司

散寿司是在16世纪开始出现的,有人说是源自散开的箱寿司。散寿司将鱼肉和各种食材直接堆在醋饭上,形式很像现在流行的“海鲜丼”,其关键区别在于——散寿司的饭里加了醋。

从前的散寿司经常用煮过的蔬菜、海鲜、豆腐等,生鲜配料是后来才流行起来的。

如同豪华版盖饭的散寿司

稻荷寿司

将炸豆腐在咸甜的酱汁中炖煮,然后像荷包一样剖开,里面填入醋饭配料,就成了稻荷寿司。

这种寿司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名古屋,用料朴实简单,是非常平民的寿司。

茶巾寿司

用极薄的玉子烧(日式鸡蛋饼)包住什锦寿司饭,用海带或芹菜系住,使其成为一个小包裹,这便是精致的茶巾寿司。

无论是制作薄薄的玉子烧,还是包裹时折出优美的形状,都相当看手艺——眼睛会了,手:?????

不过想想也是,人家寿司大神练了一辈子的手艺, 哪能让我们看几眼就学会了呢?

看来做事情还是要选自己热爱的,然后才能坚定地、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流着口水突然励志)。

如果觉得《2 不知道怎么吃三文鱼(三文鱼有哪些营养价值 快点来学习一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