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公安部指挥破获一起特大网络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3-01-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在“仁合胰宝”包装盒上,左上角印有“小蓝帽”这一国家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保健食品特有标志,右下角印有高等医药类院校研制的字样。看上去很“权威”的保健品,真的可信吗?包装盒侧面的文字显示,所含中药成分具有“平稳血糖、修复胰岛细胞、清除药毒、滋养心脑肝肾”等功能,真的名副其实吗?近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河北省承德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特大网络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截至目前,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6名,打掉黑窝点19个、黑工厂3个、涉嫌非法经营犯罪的化工厂1个,查获有毒有害保健食品15万盒、化学原料1.3万千克、制假流水线4条、生产设备27台,全案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一条群众举报牵出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大案2016年6月,承德患有糖尿病的李大爷通过“糖友”介绍得知了“仁合胰宝”这一产品,听闻效果不错便让儿子从网上买了几盒。没想到,刚吃了没多久,便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李大爷感觉该产品有蹊跷,便向承德市食药监部门举报。“我们将举报人服用的‘仁合胰宝’进行检测,在其中发现了盐酸苯乙双胍、盐酸二甲双胍等国家禁止在保健品中添加的西药成分。”承德市食品药品稽查局局长辛明霞说,根据刑法第144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有关规定,这条线索可能涉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通过行刑协作机制,该线索被移交到承德市公安局。接到线索后,承德市公安局食药犯罪侦查支队首先通过快检技术对“仁合胰宝”进行检测,确定其中含有盐酸苯乙双胍,属严禁在保健品内添加的成分。据警方初步调查,“仁合胰宝”是一种针对糖尿病人销售的“保健品”,宣称“纯正中药、健康绿色”。记者发现,在警方查获的“仁合胰宝”药盒上,产品批号、研制单位等信息一应俱全,在“仁合胰宝”下面标注着“金帝华牌糖舒尔克胶囊”。警方向有关部门核实后得知,生产金帝华牌糖舒尔克胶囊的公司早已倒闭,“因此现在市面上的‘仁合胰宝’都是借着早已倒闭企业的名号而出现的,上面的批号等各种信息都是假的”。专案组民警介绍,经检测,该产品包装盒上所写的中药成分也纯属捏造,其主要成分实际为稻糠粉,并添加了盐酸苯乙双胍或盐酸二甲双胍。“‘双胍’具有降糖的作用,他们在保健品中添加‘双胍’成分目的就是让消费者看到这种产品的‘疗效’,从而提高销售量。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低血糖,严重者甚至可能猝死。”在完成初步认定之后,承德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立案侦查。由此,一张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庞大犯罪网络逐渐被揭开。案件线索首先指向了位于重庆市长寿区的吴吴食品经营部,注册法定代表人为吴某,由吴某和丈夫程某共同经营。该店通过电商平台、微信等渠道销售“仁合胰宝”“百草糖”“杞胰岛素”“基因口服胰岛素二代”等有毒有害保健品。“到吴吴食品经营部进行搜查时,在门店内并没有发现这些有毒有害保健品,但其房屋的构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店铺的侧墙上有一个暗门,打开暗门进去后发现房间内都是这些有毒有害保健品存货。”承德市公安局食药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张忠钰说。经查,吴某和程某经营的有毒有害保健品销售网络涉及全国10余个省份50余个地市,初步核实销售金额200余万元。涉案保健品背后的层层黑幕警方对吴某、程某进行调查发现,二人仅为“仁合胰宝”等有毒有害保健品的零售商,并未发现生产有毒有害食品行为。为挖出幕后黑手,专案组经过缜密侦查,终于在程某的关系网中发现了新的线索——河南籍张某具有重大嫌疑。经进一步侦查,警方确定张某为胶囊批发商。2017年3月,专案组民警赴河南对张某开展侦查,并成功挖出了生产商刘某、包材商邱某,于4月将3人抓捕归案,并缴获大批制假材料和成品。据专案组民警介绍,在对“仁合胰宝”的调查中,顺藤摸瓜排查出32种与“仁合胰宝”一样非法添加了“双胍”成分的有毒有害保健品。宋某是张某的下游商户。据宋某交代,他从张某处批发胶囊“裸粒”,分红黄胶囊和蓝白胶囊,其中红黄为降糖类,蓝白为降压类。“我都是按件批发,一件8万粒左右,批发来后我再进行分装,销售给我的下一级。”“我的下一级销售商会告诉我客户需要什么类型的产品,并把包装发给我,需要降糖类的我就在包装里装上红黄胶囊,需要降压类的就装上蓝白胶囊。虽然外包装各不相同,但很多其实都是同一种胶囊。”宋某说。宋某交代,他进货的时候只知道这些胶囊具有降糖或是降压的功效,至于是什么成分、生产是否合规,他并不知道,也没有问过上级批发商。专案组民警介绍,这些看起来外包装形形色色的降糖“保健品”,实质上是同一种胶囊,而这些胶囊也并不含包装上所标注的中药成分,而是用稻糠粉掺了一定量的西药制成。以涉案的“仁合胰宝”为例,经核算,每盒生产成本不足5元,“出厂价”12元,批发价40元,网上零售价125元,线下店铺零售价高达300元,犯罪链条各个环节均存在暴利空间。那么,像盐酸苯乙双胍这些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原材料又是如何流入“保健品”生产商手中的呢?专案组民警通过进一步侦查,查实刘某等生产商从山东籍王某处购进盐酸苯乙双胍等原材料用于加工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事实。经查,王某为山东某化工企业的业务经理,与刘某等生产商有密切的交易往来。为进一步肃清犯罪源头,专案组民警围绕王某及其所属化工企业开展深入调查。警方查明,该企业老板颜某组织人员违法生产盐酸苯乙双胍、盐酸二甲双胍等国家明令禁止在保健食品中添加的降糖类高纯度原料药,并以化工产品或医药中间体名义非法销售给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或假药的黑工厂、黑作坊。2017年9月,专案组对颜某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查扣化学原料1.3万千克。据专案组民警介绍,该化工企业在未取得生产许可资质的情况下,自2015年起大量生产并向全国多地销售盐酸苯乙双胍、盐酸二甲双胍等原料药,购买者多为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及假药的生产商。全链条打击将犯罪网络“连窝端”“严打食品药品领域犯罪,保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该案侦破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涉及地域广、涉案人员众多、涉案价值巨大,集原料造假、成品生产、网络销售为一体的大案要案,所以我们举全局之力侦破此案,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承德市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马占山说。最终,专案组历时14个月,行程10万余公里,彻底摧毁了这一特大制售有毒有害保健品网络。“从群众的举报开始查起,逐步深挖,最终从最末端成品胶囊销售一直打到源头化工生产厂家,真正实现了全链条打击。”承德市公安局食药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陈旭说。因该案涉及区域广、案情重大,公安部高度重视,加强统筹指导协调,治安管理局于2017年9月召开全国案件交办会,承德警方分别向山东、福建、北京等18个省市移交案件线索,发起了针对此案的全国总攻。截至目前,相关省市共顺线抓获与此案有关的犯罪嫌疑人76名,打掉黑窝点19个、黑工厂3个、涉嫌非法经营犯罪的化工厂1个,查获有毒有害保健食品15万盒、化学原料1.3万千克、制假流水线4条、生产设备27台。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向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工原料、西药成分的犯罪活动一直是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此类食品药品、保健品,因其非法添加西药,往往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治疗”效果,欺骗性很强,但由于非法添加的西药成分未经科学配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公安机关也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要通过正规渠道治疗疾病、购买药品和保健食品。如发现可能购买了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食品或保健食品,本人及亲属要及时报警求助或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原文链接:http://news.cpd.com.cn/n3559/c40551857/content.html

如果觉得《公安部指挥破获一起特大网络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