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传统文化(是养生之道的精髓)

2023-01-13 分类:养生资讯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读《黄帝内经》就会明白一个道理,自己完全可以调理自己的身体,这就是中医传统文化的养生之道。可惜,又有多少人去读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这些智慧经典呢?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这句话就是告诉大家,自古以来,能够通达天地宇宙的作用,了知传统文化智慧,是生命的根本。“本于阴阳”,“阴阳”是天地之道,人是天地之气和合而成,是天地的一部分,也具有“阴阳”之性,顺天地而生是中医理论“天人合一”的修身养性之法。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六合之内。六合是什么?古代的天地观念,东南西北、上下叫六合(六爻);还有东南西北加上四个角叫八方(八卦);佛教称十方(东南西北加上四个角再加上下);上古文化讲空间叫六合。

“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上古夏禹之前把地域分为九州,那是古代的地理,古代把地理比喻自己的身体。九州代表人的九窍:头上七窍,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子加一个嘴巴;再加上,下面两个排泄口,共九窍。内有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行方位);连接十二经络(一年的十二个月);人的脏腑官窍、四肢百骸皆通与天地之气,与四季天气变化相应。这是上古祖先的智慧,人与天地相参也。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自然界阴阳之气运行变化产生木、火、土、金、水五行,又因盛衰消长各分为三:湿燥寒三种阴气和风暑火三种阳气!又有“生不离五,气不离三”。五行代表五脏,气又称天气(肾气、精)、地气(胃气、气)、运气(神气、神)这三气是生命之间流动的气。如果我们生活不规律,违反了天地五行之气的原则,邪气(疾病)就上来了;这样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这是寿命的根本。

“苍天之气,清净则意志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天地宇宙之气是清净的,清净的意志(心)是有能量的,和谐地;顺应这个法则,心平气和,阳气就坚固了;再有邪气也伤害不到自己,我们要顺应天气变化的时序去生活,这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圣人都是得道之人,流传下来的都是经典;圣人都服从天地之道,从而通神明,神明就是自己的精气神;如果违反了天地之气的原则,内闭九窍(耳聋、眼睛视物不清、鼻子不灵敏、吃饭不香、便秘、排尿困难等);身体臃肿肥胖,三高症状等;身体抵抗力也下降,自己保护自己的这一股气也就散开了;这是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和情绪伤了自己的身体;阳气逐渐衰退,力不从心。

所以我们要想身体健康,必须遵从大自然的规律去生活。饮食起居有常,保持心情舒畅,这才是中医传统文化养生之道。

如果觉得《中医传统文化(是养生之道的精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