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活了140岁的“药王”孙思邈(临终嘱咐弟子:药方不能留在世上)

2023-01-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541年是隋文帝杨坚出生的年份,也是"药王"孙思邈(有争议)出生的年份。孙思邈历经南北朝、隋、唐三朝,卒于李贽年间,享年140岁左右,虽然后人对其确切年代有争议,但孙思邈长寿是公认的。

在古代,一般人能活70岁已算长寿,孙思邈的寿命能过百,与他的身份和健康理念有很大关系。民间常说"久病成良医",小时候孙思邈身体状况不好,可能是寒气侵体等原因,他三天两头发病,被抱去看病。

尝到了药的痛苦,又因为医生吃了药给家里增加了负担,孙思邈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做个好医生,给其他人治病。好学聪明的孙思邈很快就小有成就,一边研究古代医书,一边收集民间偏方。

在这个过程中,孙思邈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医书上的知识是死的,治病救人的经验是活的。为了继续深入医学研究,孙思婉拒绝了杨坚、李世民等人的邀请,走到了民间,他说,医生应该秉承"人命关天,千金难买"的基本原则,对病人一视同仁。

正是在这种医德观念的影响下,孙思邈走遍全国,总结了无数经验,写出了一部有5300个方子的临床百科全书《千金要方》。这本书影响了医学界,被称为人类的瑰宝,其中关于口渴(糖尿病)的论述,被现代医家指出是正确的。

此外,孙思邈还有自己的一套养生法则。他主张养生要预防疾病,如果人过于放纵欲望,不注意身体保养,就会生病。他主张通过适当的劳动、按摩、注意日常卫生、饮食等方式进行保养,并强调人们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必须"不忘死亡,不忘危险"。

孙思邈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他注重养心,所以拒绝接受官职;注重养好身体,所以日常饮食、锻炼,以至于唐太宗召他进京,看到古稀之年的孙思邈神态举止宛如年轻人,惊讶地感叹世上真有神仙般的人物。

靠各种养生法长寿的孙思邈,临死前嘱咐弟子看到一个药方就销毁,不宜让它留在人间,这个药方是什么?很简单,孙思邈不是自私,他担心的是这个药方继续在民间流传,对百姓的身体会有损害。

孙思邈瞄准的就是这个在魏晋时期曾经流行的药方"寒食散"。曹操的女婿何晏带来了魏晋时期贵族服用"寒食散"的风潮,"寒食散"原本是用来治疗伤寒的,后来却成了魏晋名士们最喜欢的"药物",大家都对它上瘾了,服用之后就像喝醉了酒一样发烧、兴奋。

由于配方中有钟乳石、紫水晶、白石英、埃洛石、硫磺等物质,寒石散对人体有很大的损害,魏晋时期很多名人都因它而死。孙思邈强烈呼吁不要将这种陋习传给后人,并陈述了寒食散的危害,终于让唐人服用寒食散的风气断绝了。孙思邈无愧于"药王"的称号,他所做的一切至今造福于中国人民。

如果觉得《活了140岁的“药王”孙思邈(临终嘱咐弟子:药方不能留在世上)》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