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小布”逛吃大鹏湾(瓜头鲸搁浅台州让人揪心……其实我们和鲸鱼的故事已经绵延几千年)

2023-01-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6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继野象北迁后,最近几则和鲸鱼、海豚有关的新闻又闯入了大众的视野。

“小布”逛吃大鹏湾,还有两起搁浅事故让人揪心

6月底,一头体长约8米的未成年布氏鲸开始出现在深圳大鹏湾海域,在人们拍到的画面中,一头体表呈黑色的鲸鱼在大鹏湾悠哉“逛吃”,不时张着大嘴冲出海面捕食鱼类,周围海鸟盘旋。

据估算,鲸鱼“小布”一天就要吃掉180公斤鱼,被网友亲昵地称为“干饭王”。布氏鲸有着独特的捕食方式,它张开的嘴巴近乎可成90度角,它的嘴角在水下,小鱼会顺着海水流进嘴里,在这个时候,嘴巴闭合、海水被过滤出去,鱼就被它吞下去了。

新华社记者 罗乔乔 摄

鲸类研究专家、广西社科院副研究员陈默介绍,布氏鲸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大型须鲸,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中国沿海的布氏鲸主要集中出现在广西北部湾海域。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深圳周边海域也曾广泛分布须鲸类鲸鱼,但上世纪80年代之后,该区域的鲸鱼出现记录逐渐减少。

知名科普博主喵魚醬narluga从事鲸类保育工作,她表示,近几年在我国海域见到过的大型鲸类有布氏鲸、小须鲸、大村鲸、抹香鲸、大翅鲸、灰鲸等几种,近期仅布氏鲸有定期出现在我国近海海域捕食的记录,其他大型鲸类多为偶然路过,“小布”也首次为我国带来了野外大型鲸类潜水及捕食等行为数据。

至于“小布”逗留在大鹏湾的原因,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偶然性行为,或许和周边航道近段时间停航有关。此外,根据此前记录,在香港外海曾有布氏鲸群体活动,南海5月1日开始禁渔,深圳近海鱼类增多,也不排除该鲸鱼为香港布氏鲸群体因追逐鱼群而落单进入大鹏湾。

另一则和鲸鱼有关的新闻却让人有些揪心。

7月6日,当地村民发现12头瓜头鲸搁浅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头门港海域北洋坝滩涂上,如此大规模的搁浅是比较少见的。救援人员赶到后发现其中3头已经死亡,当晚即有2头被放归大海,其余7头被送往当地海洋馆和海水养殖场观察救治,截至目前共有6头放归大海,5头死亡,还有1头因健康状况不甚理想继续留在暂养点接受治疗。

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培君说,在全世界范围内,搁浅的鲸类救助难度很大,成功率低,能放归6头已属不易。

相比布氏鲸,瓜头鲸的体型要小很多,它们体长差不多2.5米,是群居性极强的动物,社群关系复杂,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为了让身体虚弱的鲸鱼恢复体力,救治小组持续在鲸鱼的尾部为其输液。上观新闻 董天晔摄

无独有偶,7月9日,两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糙齿海豚被发现搁浅在浙江宁波宁海县,经过5个多小时的救援后被放归。

近期发生的这两起鲸豚搁浅指的是单独或成群的鲸豚动物游至浅水处,因海水退潮而受困,不能自主游回水中的现象。其原因也较为复杂,例如领头鲸豚行为异常带偏了大部队,或者是疾病、地磁、水下噪音干扰、水质污染等因素影响。后续或许可以通过分析鲸豚的声音记录和检测血液,并调查周边水域水质和噪音干扰等方式确定这两起搁浅的原因。

“座头鲸之歌”

人类与鲸鱼这种海洋中庞然大物的故事已绵延数千年。加拿大国宝级作家法利·莫厄特的《鲸之殇》一书中就有对于人类捕鲸史的概述。

至少早在公元前两千年,人类就开始在葡萄牙海岸附近捕杀比斯坎露脊鲸,可能还有现在已经灭绝的大西洋灰鲸。那时候的人鲸搏斗往往显得漫长而残酷,人类的武器仅仅是带倒钩的骨质尖头鱼叉,小船在呼号声中沉没的结局时有发生。捕鲸团体每年要是能杀死两三头鲸鱼就算成就非凡了,一头鲸足够几家人吃很久。

直到13、14世纪,事情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欧洲人建造出可以久驻大海的大船,站在船头的巴斯克鱼叉手,用一根沉重的锻铁标枪掷向行动缓慢、警惕性不高的灰鲸或露脊鲸,标枪被一个弯钩牢牢地固定在船上,鲸鱼难以挣脱。更重要的是,人们杀死鲸鱼不再为了食用。相反,他们剥掉层层的鲸脂,切下鲸须片,然后把巨大的鲸体翻入水中,任其漂向大海。在日益城市化的欧洲社会,鲸油被用以照明,鲸须被制成“角”窗和器皿。就这样,鲸鱼变成了一宗商品,人类对鲸族而言不再无关痛痒,而是变成一个索命的天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挪威人发明的新武器让蓝鲸等游速快、浮力小的巨鲸种类也不再是人类的对手。到了1912年,所有的大鲸,包括蓝鲸、两种露脊鲸、长须鲸、抹香鲸和座头鲸等鲸类,几乎都从北大西洋销声匿迹;另外,北太平洋海域的灰鲸也已难觅踪影。

此后,挪威人发现南极海域还有数量巨大的鲸鱼群,新一轮的屠杀就此开始,人类的破坏天赋和源自技术的邪恶力量结合在一起,把南极冰冷、湛蓝的海水染成了深红。

人类的武器装备越来越高级,鲸类的数量也越来越少,例如地球上体积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百余吨也无法护自己周全,在猎杀中一度濒临灭绝。在捕鲸业昌盛的年代,有大量的小说、纪实书籍和电影,都在赞美这场屠杀,大家都在颂扬鲸鱼刽子手的勇猛无敌和男子气概。

时间到了1967年,事情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研究动物回声的美国生物学家罗杰·佩恩从水下收声设备中听到了一种奇怪叫声,确认由附近的一头座头鲸发出。他和当时的妻子、大象研究专家凯瑟琳一起分析了这些声音,发现它有自己的韵律和特定主题,与其说是叫声,不如说更像某种歌唱。1970年,佩恩将录得的鲸叫灌制成lp发行,名为《座头鲸之歌》,销售量很快超过10万张,迄今仍是全世界最畅销的自然声唱片。第二年,他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同名封面文章,解读鲸鱼在繁殖季节发出的复杂歌声。佩恩的想法是,让更多人了解鲸鱼独特的情感表达,思考这个物种与我们的相似之处,以此挽救它们越来越濒危的处境。可以说,上世纪70年代之后,鲸鱼在人类流行文化中的形象已变得无比纯洁和正面。

佩恩的一系列努力非常成功,著名歌手纷纷在专辑中融入鲸歌的采样,更多研究者受他的启发,加入到对鲸鱼迁徙、发声等习性的观察探索中。1982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发布了商业捕鲸禁令,并于1986年生效。但日本等一些国家至今仍未停止捕鲸,日本于2019年6月底退出了国际捕鲸委员会。

一条日本捕鲸船上的工人肢解完四条濒危的小须鲸之后走在鲜血染红的甲板上。 新华社/法新

消失多年的珍禽异兽正在“归来”

除了鲸鱼,近期关于其他野生动物的新闻也多了起来。从南方到北方,从内陆到海滨,消失多年的珍禽异兽正在“归来”。

祁连山保护区拍摄到世界上最神秘的猫科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荒漠猫;

在青海省西宁野生动物园拍摄的荒漠猫(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西宁野生动物园供图)

云南海拔2000多米的山林里,拍摄到三只棕颈犀鸟;

棕颈犀鸟(摄于2021年3月7日)。新华网发(何海燕 摄)

黑龙江东北虎进村,云南亚洲象北迁;

5月28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境内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还有野生大熊猫、雪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频繁“现身”,犬科动物貉甚至被发现闯入上海、武汉等多个城市的居民小区。

尽管原因各不相同,但这些现象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当野生动物越来越频繁地与人类偶遇,如何与它们相处成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无疑,喜爱和保护动物的声音在当今占据主流,救援人员对台州搁浅鲸鱼的奋力救助让不少网友感动,有村民手脚泡得发白,浇水却一刻不停;还有消防员连续8小时泡在海水中,皮肤被严重晒伤。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在“大象旅行团”“小布”走红网络,人们被它们的萌态“圈粉”时,更需要冷静的思考。

野生动物真正需要的是安全丰饶的栖息地,不被打扰的自在生活,所有打着喜爱旗号的靠近和过度娱乐化都可能对它们造成伤害。

科研团队在分析 “小布”的行为数据后发现,当周边200米范围内有船舶活动时,它的潜水时间延长,捕食频率降低,伴随捕食行为持续时间减少。表明船舶活动对动物行为造成了负面影响,增加了动物的避船行为。

据此,科研团队建议,应严格限制动物出没海域的船舶和其他人类活动,船舶离动物的距离尽可能控制在300米以上(300米以内船舶应停止);在300米以外船舶航速控制在5节以内。

出现在深圳海域的布氏鲸。来源:深圳市大鹏新区综合办公室公众号

而在此前,更是有多名网络主播在云南象群途经地点直播,还有博主多日跟随象群并捡食它们吃剩的菠萝以“博眼球”。不当的跟随围观很容易使野象受惊,可能给人类和象群都带来危险。

象群北迁本应是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课和野生动物保护课,而不应成为有些网红 “围猎流量”的闹剧。聚光灯从动物们身上离开之后,相关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仍将继续。

正如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曾提醒的一样,我们必须重新定义人与动物的关系,人类与天地万物本为一体,把人与天地万物分开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不可取。他在《结构主义与生态》中一文中认为:“我们应当理解,不管多么微不足道,植物和动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他所需的衣食,而且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最强烈的审美情感的源泉,是人类智力和道德方面最初的,但已经很深刻的思辨的源泉,从而学会更好地热爱和尊重自然及其中的生命。”

栏目主编:刘璐

本文作者:杨蓉

文字编辑:杨蓉

如果觉得《“小布”逛吃大鹏湾(瓜头鲸搁浅台州让人揪心……其实我们和鲸鱼的故事已经绵延几千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