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做明志以致远的自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023-01-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是如此。

汉语成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戒子书》。原文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文的本意是: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只有如此,方能明志以致远。实则,这一成语本自早期道家、儒家的思想学说。

静以修身,非只是养生,更在于知足而不争于人,行不争之德;俭以养德,非只是朴素,更在于节用而爱人,施仁爱之为。

静以修身,则恬淡清静,不争不夺;俭以养德,则节俭朴素,不奢不侈。修身养德,明志致远,就能并覆制断,成内圣而外王之道。

静以修身,就在于恬淡清静而不争不夺。

在早期道家思想看来,清静为德之至。“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乃本自“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文子·上仁》)。清静之至,就是“一而不变”(《文子·道原》)。人生而静,静则恬淡寡欲,而不以智役物,不以欲滑和。知足不争,则躁欲不起。躁欲不起,则无妄为而不夺于人。不造为,不生事端,则不妄作而凶。

之所以言“非澹泊无以明志”,就在于“养心莫善於寡欲。”(《孟子·尽心下》)寡欲,就在于恬淡知足。为人多欲,寡能以德存心,以仁存心。

之所以说“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在于宁静则知止,知止则知终终之,故能“致远”。非宁静定止,何以“夭寿不贰”而终身不殆?心宁静,方能不随波逐流,而善始善终。

俭以养德,就在于节俭朴素而不奢不侈。

在《老子》的思想中,俭为“三宝”之一。俭则节欲,而保持朴素。在孔子的思想中,俭为礼的本质。“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克俭持家,方能出入有度。

俭朴方能节用,节用方能爱人,藉由利惠于人而为仁。节俭则取之有度,有度不夺则简为,故能休养生息。俭朴以养生,而奢侈则多败亡。大至国之亡,小至身之灭。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诗句,正可作为俭以养德的最好注解。

修身养德,就在于明志致远而并覆制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又可宽大并覆,正平制断。“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文子·上仁》),正是续言“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旨。

清静俭朴,则无有作好作恶,而好恶出于公理。只有无有作好作恶,方能既德善无弃,又公平裁断。前者是宽大并覆,后者是正平制断。“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尚书·洪范》)人能清静寡欲,则“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而能“以公义胜私欲”。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则正平以制断。

并覆、制断,则可以广。“俭故能广”(《老子》)。俭朴则知足不争,故能节用以爱民。得民之心,岂能不广?在早期儒家的思想中,之所以言 “俭近仁”(《礼记·表记》),就在于“俭易容”。己节俭而爱人,故能怀悯容众。

藉由静以修身,我们会在克己自制中体验恬静的乐趣,冷静的智慧和人生的悠然自得。

藉由俭以养德,我们将感受道德之真善的力量,体验朴素的纯真、真诚的志趣和人生的知足长乐。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微信公众号“我的学思观”愿为此尽微薄之力,不懈探究努力。

如果觉得《做明志以致远的自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