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王阳明以道德修养来提高人的德行(改善社会上弥漫着的功利之风)

2023-01-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8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王阳明圣人观的提出,是儒家圣人观发展的一个新时期,这一时期,王阳明在吸收借鉴之前圣人观思想的基础上,对圣人的本质做了界定,对圣人内涵做了新的诠释,王阳明将圣人朝道德人伦方向发展,圣人与天理同一,践行着儒家之道。

在儒家思想史上,圣人一直是儒家学者追求的理想人格,圣人反映着整个社会的价值标准,是道德和人伦境界的最高象征。在中国历史较早的典籍中,圣人最开始代表聪慧睿智的人。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学者认为圣人不仅代表着最高的道德修养境界,而且还是政治的王者,能够很好地治理社会,是可以实现内圣外王的。

汉代以来,圣人能够代表天意,有替天行道的含义,代表着国家政治统治。自汉以后,儒家把圣人越捧越高,圣人的形象也被一步步神化,直至高不可攀的境界,圣人被认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宋明时期,圣人仍然是儒生士子们追求的目标,并在圣人可学而至的号召下,众多士子学习朱熹的格物方法,不断去追求客观事物的规律,以求得天理。

王阳明在吸收借鉴之前圣人观的基础上,将圣人认为是道德境界的化身,大大提升了圣人身上的道德因素,弱化了外王的因素。因为在王阳明看来,圣人之所以可以称作圣人,是因为圣人有一颗至善的心,有着天赋的道德观念,存有道德行为准则。以方问尊德性一条。

王阳明认为道问学是为了尊德性,下功夫修养无非是为了修养本心,使它不失德性,问学必须是以德性为前提的。虽然圣人也有知识和才力,但是这些都是外在的,关键还是在于德行的培养,在具体的成圣过程中,要尊德性,使本心良知恢复至善。王阳明圣人观的提出,认为圣人是道德的典范,强调道德知识和道德践履的作用,重视内心的修养,将圣人作为人们道德修养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在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中,道是万物的本源和万物存在的根据,同时道还是事物运行变化的规律。那么这个至高无上的道,如何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建立联系,这个载体便是圣人。圣人作为最高的理想人格,圣人生而知之,道被圣人知晓,所以许多思想家就主张,普通民众通过自身努力去成为圣人,那么就可以认识天道,达到自身与道的统一。

道与圣的结合,是天人合一的开始,而人与圣的趋同,人向圣的回归,是天人合一的现实化。圣人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人不断追求圣人的理想人格,那么天人合一也是可以变得现实化。

在儒家学者看来,圣人就是儒家之道的集中体现,儒家之道主要指至善的仁义之道,孔子认为仁义之道是儒家倡导的走向圣贤、安治天下的正确道路,圣人能够很好地实现仁义之道。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义之道存在的基础就是人性本善,每个人本性里都有善的因素,仁义礼智以萌芽的形式存在于每个主体之中,四端是人道的本原。

那么圣人作为理想人格的代表,能够很好地践行仁义之道,而圣人代表着的道德规范,就能以道德的力量感化民众,圣人也就成为普通民众的典范。尧舜时代的政治是孔、孟、荀所向往的理想政治形态。在那时,德性最高的人必为天子,那是德性政治,有德就有位,无德必无位,政治与德性是合一的。

这就是说统治者应该做到德位兼备,孔子主张统治者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就是希望能够树立一个道德标杆,影响到周围人。孟子提出的仁政也是希望能够以德服人,用礼仪制度教化众人,这种道德力量的传播,是比法律暴力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王阳明在吸收孟子四端之心的基础上,将良知作为儒家之道的载体,并以之作为成圣的本原和依据,人的善恶之分,就在于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良知本心,而良知就是道德的本原。最高的善是心之本体,心之本体是道德的本愿,那么道德法则也是至善的。王阳明用良知这种至善的心之本体,来阐述他的仁义之道,这与儒家对至善之理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良知本体含有这种先天的道德法则。

这种至善的道德法则,也不可能去外部事物探求,这种道德法则只能是内在的,人人都可通过致良知的工夫,使自己的至善本体显现,进而达到圣人境界。王阳明在此也是希望人们,能真正注重到道德修养上来,提高自己的德性,进而推己及人,改善社会上弥漫着的功利之风。

儒家学者认为圣人代表着最高的儒家之道,圣人能自觉地运用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这种普遍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在儒家体系中就是天理。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此心就是纯粹的天理,心的本来状态就是完美无缺的天理的体现。

另外,良知是每个人心中皆具的,那么作为良知内容的天理,就天赋存在每个人的心中,人的认识活动都是为了复归这一良知本体。这样就将外在的天理拉回到现实人心中,实现了天理的现实化和主体化,为道德可能性提供了根据。

如果觉得《王阳明以道德修养来提高人的德行(改善社会上弥漫着的功利之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