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末伏喝三汤(解暑又祛湿)

2023-02-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转眼间,三伏天已经过去了初伏、中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坚持艾灸养生呢?

剩下末伏的这段日子,也要好好坚持啊!

末伏的到来意味着炎热三伏天将要过去,也意在提醒人们虽然已到初秋但仍然要避暑热之气,仍要藏伏。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养生食疗还是得以解暑祛湿为主,今天小艾给大家介绍的这三道汤都适合在家里做着全家一起喝。

解暑祛湿——三豆汤

三豆汤里的三豆指得是绿豆、赤小豆、黑豆,大家都知道在夏天喝绿豆汤是可以清热解暑的,但是脾胃寒凉的朋友喝多了容易引起脾胃不适,而且很多人喜欢喝冰的绿豆汤,那就没有益还伤身体。

而三豆汤比绿豆汤更加温和,脾胃不好的朋友也能喝。

赤小豆,味辛、甘、酸,气温而平,阴中之阳,无毒;入脾经;下水。

黑豆(专入肾),味甘性平,色黑体润;按豆形象似肾,本为肾谷,而黑豆则尤通肾。

三豆一起刚好起到调和作用,这样一来,消暑祛湿还不伤脾。

材料: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红糖适量

做法:

1、将豆子洗净,清水浸泡1个小时;

2、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红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老人、小孩,肠胃不好的,可以加红糖(红糖属温性)代替冰糖。

开胃促消化——乌梅汤

说起乌梅汤,小艾都开始咽口水了,酸酸甜甜的乌梅汤,在夏天喝最是舒服了,吃饭之前来上一小碗,感觉胃口都被打开了。

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味酸、微涩,性平;归肝、脾、肺、胃、大肠经。乌梅不但能够开胃增进食欲,还能促进食物在肠道里面的消化,在夏天喝上一杯温热的酸梅汤,可以生津止渴,比那些十几块钱一杯的奶茶、果汁好多了。

材料:干乌梅、干山楂各150克,桂花、甘草各5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乌梅干、山楂干用水泡开;

2、茶壶内放入泡开的乌梅干和山楂干,加入桂花、甘草、冰糖,倒入适量沸水冲泡。

不寒不热——四神汤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茯苓、淮山、莲子、芡实。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降燥等诸多益处,而且由于四种食材都比较平和,不寒不热,所以大多数的人都能喝。

● 茯苓:除湿行水,养神益智

● 淮山:健脾开胃,止泻生精

● 莲子:善止泄精,清心气

● 芡实:味甘益脾,气平益肺

做法:

加水熬煮后加入适量的盐,想要吃肉的朋友,可以加点猪排骨或者瘦肉一起煮,也是可以的。

如果觉得《末伏喝三汤(解暑又祛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