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2023-02-02 分类:养生资讯

竹林七贤

司马氏在与曹氏集团斗争中得胜,意味着被曹氏抑制的门阀士族势力抬头。地主阶级中一些非当权派的庶族地主,对现实不满,采取不合作态度,嵇康、阮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们二人是大文学家,在“竹林七贤”中最为有名;其他五人为山涛、刘伶、向秀、王戎、阮咸。这些文人因为反对礼教、蔑视权贵,经常一起在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山水中饮酒清谈,故称“竹林七贤”。嵇康、阮籍生活在魏晋交替的政治动荡年代。二人均崇尚老庄,不拘礼法,反对礼法名教。

阮籍和嵇康均向往隐逸生活,重视道家之养生。他们皆不满司马氏之将篡位,而不愿与司马氏合作。他们都以老庄玄学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他们崇尚自然,寄情希夷,宅心玄远,很容易使老庄的虚静变为士族的放达,使他们成为礼法的挑战者。

躲避政治风险

竹林七贤的活动当在正始之后,这也是魏晋交替,社会政治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竹林之游,自与躲避政治风险相关,然亦属高朗而不降志之表现,清高傲世,佯狂远人,流风余韵,传为佳话。七贤著忘言之契。优游酣畅于一时,其后则各有结局,而受不同之臧贬。然而林下之游,其高情远趣,风流际会,总是令人追慕不已。

竹林七贤在思想上对后来清淡的影响,亦以嵇康、阮籍为主。虽然向秀已著《庄子注》, 然而《庄子注》的流传和发生影响是在西晋惠帝时,即经过郭象述而广之以后。阮籍的代表作是《达庄论》和《大人先生传》, 这两篇著作都是以自设主客问答的形式发挥其思想的,阮籍借这两篇著作以发挥其胸怀本趣,亦为他反对礼法提出理论根据,在这两篇著作中,阮籍均以方外之士自居,而予世俗礼法以严厉的抨击。

嵇康、阮籍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元年构成的

他们认为名教和自然是对立的;崇尚自然,反对名教。他们两人崇尚自然,就是主强不溺于名利,不为琐碎礼法所束缚,顺应自然。逍遥自在,他们认为名教是违反人性的,礼教是破坏人们之间和谐关系的,因此他们“非汤武”(商周的开国君主,即成汤和周武王)、“薄周孔” (周公、孔子),以“六经”为糟粕,他们认为当权的门阀贵族口头上维护“名教”。实际上都是一些无耻之徒,阮籍把称道礼法的人比作裤中的虱子。遇火烤便难逃一死,这些君子在世上正如虱子处于裤子中。

嵇康、阮籍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名教。实际上是对当权的司马氏不满,采取不合作态度,他们借老庄的放达和老庄的社会改治学说以抨击当权的虚伪的名教政治。实际上,他们也不是否定封建礼教,而是主张“尊卑有分,上下有等”的。

如果觉得《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