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竹林七贤 魏晋风骨(嵇康篇)

2023-02-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酒会诗》

说起“酒”,首先令人想到魏晋,竹林七贤。在魏晋之前的秦汉,人们似乎通常还是比较朴实的,也比较遵循礼法;而在魏晋之后的人们,行为举止偶有放纵任诞的时候,便称自己是追溯“魏晋风骨”了。

鲁迅先生在任中山大学教授的时候做过一篇演讲,叫《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说魏晋的名士之所以与后来的不同,盖因“嵇康阮籍的纵酒,是也能做文章的,后来到东晋,空谈和饮酒的遗风还在,而万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却没有了。”因此大约可以认为,魏晋名士先是“名士”,然后才是“饮酒的名士”。

而魏晋名士之中,首先令人想到的便是“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了许多竹林七贤的逸事,有些是来源于历史的,有些也许是来源于野史,虽然看上去行为奇怪,但仔细想来,确乎是这几位先生能做出来的事情。

“竹林七贤”的称呼,最早见于《晋书·嵇康传》,是说当时同嵇康交游的几位朋友:“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琊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嵇康可以说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活动组织者,或者说是“竹林七贤”成为一个概括称呼的缘由。嵇康不是竹林七贤中酒名最胜的名士,但他也作过《酒赋》,虽然文章已经亡佚了,仅存名目流传下来。

现在能看到的“嵇康《酒赋》”,是以孤鸿子与客人对饮讨论酒史与酒名为主题的一篇文章,从文风和内容上来推测,无疑是后人伪作。嵇康写饮酒而流传下来的文字,有一篇《酒会诗》:“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这是嵇康与友人宴饮时的记述,清新高雅,不是俗世的烂醉无益。历史上记载嵇康酒后形容、体量十分优雅,《世说新语》中说嵇康醉后“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即使醉酒也保持着一种巍峨的气势与风度。

嵇康同余下六位友人交游,主要是在山林泉水之间吟唱、弹琴、饮酒。在当时,名士的隐逸还不像后来唐代的孟浩然那样,是为了“终南捷径”;也不像宋代的隐士林逋那样,纯粹是心如止水、无意红尘。

魏晋名士的隐逸,其主要目的是避祸。在魏晋易代的时候,诸侯门阀混战无休,就连最高统治者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随时随地就易帜换朝,倘若一个不慎、投错了门路,必然就会落得被下一位夺权者清洗的下场。

世事无常,因此名士唯有啸聚山林饮酒谈诗,寻一个世外桃源隐遁避世,才能暂全此身。但很不幸的是,嵇康的运气非常不好:他早年求仙问道不成,又被钟会嫉恨,最终被听信谗言的文帝杀害;他所寄托知己之心的七弦琴,也落得了一个“广陵散于今绝矣”的悲凉结局。

如果觉得《竹林七贤 魏晋风骨(嵇康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