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东北人爱吃大米的习惯是怎么来的

2023-02-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其实今天的这个话题小编是不想去写的,但是历史终究是要被正视的,那么小编就来说说为何东北人爱吃大米。

在我国一提起大米,我们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词,那就是“东北大米”,为何东北大米会如此受欢迎。

众所周知,东北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土地的腐殖质含量很高,你可以这样理解,当国庆过后,地里的庄稼收割了,当你还没有来得及患上秋衣秋裤的时候,冬季的雪就来了;而那些枯枝落叶,被雪埋在土里,要知道不论是天热还是天冷,物质的自然分解是存在的,那么那些腐殖质都会被沉积下来。

一般情况是这样的,今年的枯枝落叶完全要变成腐殖质的话,大概需要两年的时间,所以基本上,本年度的养料就会被沉积到来年,这样土地的养分量就可以一直处于一个相对高的水平。正是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生产出口感鲜美的东北大米。

历史原因

这里有一个事情需要重点说一下,其实很早以前东北的作物并不是大米,还记得那一首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遍野,大豆高粱......”且不说这首歌的年限,就说查阅典籍,东北的最早的经济作物的确是大豆和高粱。且颇具规模。

所以呀东北人以前是靠面食为主的,因为当年闯关东得人里面有山东人还有河北人,这两地人必然会以面食为主。

而说起大米就要说起伪满洲国了,东北大米的前身应该是日本的北海道大米,当日军侵华占领东北后,日军开始引进水稻种植技术在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确生长出来的大米口感甚好;当然了,这就使得在伪满洲国,东北大米被日军视为战略物质来储备的,但是是绝对不允许非日本人吃大米的,一旦发现是要被抓去枪bi的,写到这里我恨的心痒痒,毕竟那一段岁月,想着我们的先人是怎么过来的。

当时的日本人是会压榨东北农民去帮助种植水稻的,但是也仅仅是种植,却不给你留下一粒米,当时会给一些钱,当然这些也无从考究,等到来年到了种植季节,日本人依旧会发给你种子去种植,那些私自留下大米的人,最后的结果都被残忍的...万恶的日军。

关于种植

那段时间结束后,种植水稻种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至此,东北种植大米已经成为了一种耕作方式,而且也成为了产业支柱,其实说一个地区以什么为主食,还是以当地的生产作物为主,当整个东北都在种植大米,自然随着时间的积累,人们的饮食方式开始改变,渐渐地大米成为主食。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这样子是不是就知道东北人为何喜欢吃大米了呢?东北稻花香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大小均衡,而且还有腹白,在蒸后,满屋飘香~口感香而有嚼劲。你记住了吗?

如果觉得《东北人爱吃大米的习惯是怎么来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