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老年人为何频陷保健品营销“陷阱”(专家道出其中原因……)

2023-04-2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41亿。其中,相当一部分老人过着独居或没有子女陪伴的生活。孤独,没有方向感,让很多空虚的老人产生了各种依赖,不断地陷入不良商贩精心设计的圈套中。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题图:资料图

对此,社会学者彭秀良表示,关爱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社会不可回避的话题,子女多关心、陪伴老人,社区多组织老年活动,弥补老人的空虚状态,司法部门加大对非法销售的打击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老年人被骗的现状。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告诉中新网记者,今年上半年,有机构发布了一份针对中老年人的网络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中老年人遭遇到最多的诈骗类型就是保健品诈骗。

陈士渠称,我国批准了27种保健食品功能范围,但从这27项功能来看,一般是辅助、改善、调解、促进,绝不能直接起治疗作用,虚假的保健品或者养生品除了骗取中老年人的钱财以外,最可怕的是会传递错误的养生观念,有时候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陈士渠分析说,老年人之所以容易陷入保健品营销骗局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一是社会发展太快,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且骗子的诈骗形式专业化,有固定“话术剧本”,擅长取得中老年的信任,让老人上当受骗。

二是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常期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

三是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一些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诈骗。

四是人到了晚年,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设防,被欺骗很容易。

陈士渠表示,诈骗一直是侵害公民个人财产的毒瘤,而且诈骗团伙越来越专业,分工细致,有人专门负责收集和贩卖民众的信息,卖给实施诈骗的人。这些人在获得公民个人信息之后就能有针对性地实施骗术。

对于如何避免保健品诈骗,陈士渠表示:首先老年人要打消“花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念头;其次是老人自己拿不定购买主意时,可以找儿女征求意见;第三是生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不要轻信所谓的包治百病的“神药”;最后不要相信陌生人对你无缘无故的小恩小惠,不要相信有人说自己被治疗好了的说辞,也不要觉得拿了小恩小惠就一定要购买产品。(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对此,社会学者彭秀良也表示,面对花样繁多的销售骗局,单单依靠老人自身根本无法防范。在日常生活中,子女的关爱、陪伴是第一位的。其次,社区组织也应当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多组织老年活动,弥补老人脱离工作后的空虚状态。

内容来源:防骗大数据(FPData)

编辑:网警小梁

如果觉得《老年人为何频陷保健品营销“陷阱”(专家道出其中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