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行业阵痛难解(“保健食品”一直在背黑锅)

2023-05-06 分类:养生资讯

2019年是中国保健食品行业阵痛的一年——“权健事件”揭开了行业灰幕,使公众对保健食品行业的信任度降至冰点,引发了行业震动。

此前在2019年中国特殊食品大会上,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长边振甲提出,保健食品行业的阵痛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保健食品是替市场上的违法乱象和保健品背了黑锅。真正有问题的是保健食品吗?

市场上保健品一般分为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而消费者认为保健食品就是保健品。但是事实上,保健食品是具有明确法律定位的。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也就是说,保健食品本质上是食品。

但是保健用品并无明确的法律定义,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的产品都可以被称之为保健品,包括保健内衣、床垫、器械等,而且保健用品屡屡发生问题。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13部委开展的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从整顿的结果来看,只有不到5%涉及到了保健食品,其他的都是保健用品等产品。

另外一方面,引发保健市场乱象的根源实际上来自于宣传领域。宣称具有保健功能的普通食品,也给保健食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这些食品捏造事实,虚假宣传,甚至制造假冒伪劣产品,通过不正当营销手段诱骗消费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百日行动的结果也证实了这点,查出有问题的产品大多都是普通食品。

这些实际上都与保健食品本身无关,但是无论保健食品行业希冀被正名,终究还是背上了“黑锅”。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幅冲击了正规保健食品行业,它们不仅是“黑锅”的源头,也是行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这些痛点不解决,保健食品行业会一直被误解。就拿普通食品宣称具有保健功能来说,国家目前尚无相关管理办法,也无长效机制来治理。

由此而来的是负面的舆论和监管的大棒,全部都落在了保健食品的身上。比如在最近召开的人大会议上,原本年初整治的“保健”市场乱象直接就被落实成保健食品市场乱象,而总局也回复“即将制定《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1年)》,努力建立长效机制",以及"结合《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修改出台,加快完善保健食品监管的配套规章制度。"

与此同时,这些阵痛给保健食品行业的带来的不信任危机,导致保健食品企业营收受到大幅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本外流、海外产品倒灌的情况。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中国的保健食品与国际的没有差距,但是消费者已经不信任了,只能换个身份再进来。

谁都不愿意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但近年来国内保健食品政策收紧、行业积弊众多,国内一些企业只能借助电商政策红利以及海外保健食品的优势,通过并购海外保健食品企业、在海外注册生产等方式,将产品倒灌至中国市场。这也对国内保健食品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保健食品行业现在确实比较艰难,尤其是消费者对行业的信心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针对保健食品行业的种种乱象,相关部门应防患于未然。对于错误的销售及宣传方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大惩处力度,必要时可吊销牌照,强制其退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监管进行有效联动,以防直销企业打着合法经营的名义从事非法传销活动。另外,一些社区的宣传部门也应对辖区内的消费者进行相关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甄别能力。

保健食品行业的“遇冷”,也为其他行业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希望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管理下,保健食品行业的“冬天”能早点过去。

如果觉得《行业阵痛难解(“保健食品”一直在背黑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