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绵阳:残疾人日常生活有难处(居家托养服务来搭把手)

2023-05-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残障人士一直都是大家所关心、关注的一类群体。涪城区通过完善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机构,解决重度残障人士的护理难题,为残障人士提供托养服务。今天(8月11日)是全国肢残人活动日,我们就跟随居家托养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去到残障人士的家里,看看他们是怎样提供居家托养服务的。

“张哥我们今天又来了,这段时间状态还可以嘛,你看家里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你帮我把灰尘擦一下,我手有点不方便;我头发有点长,顺便帮我剪一下。”

今年47岁的张建家住一环路南段73号,他5岁时意外摔伤,左手、左腿落下残疾,生活上有诸多不便。

“平时剪指甲都是得我妈给我剪,她也70多岁了,眼神不好了,有时候不注意就剪到肉了;腿脚不便出去理发也不方便。”张建说。

现在,有了居家托养服务,张建一个人在家时,有什么需求,他只要打个电话,居家托养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很快就会上门为他解决。

“上一次他们来的时候帮我把清洁做了,今天又过来帮我理发、测血压、血脂,还帮我打扫了厨房。”张建说,托养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小年轻,每次他们来,家里都是热热闹闹的,看着他们忙里忙外收的,就像是自己的儿女一样,十分亲切。

“帮我做了很多事,也不收费,一个电话就来了,为他们点赞。”张建说。

与张建有同样感触的还有胥娟和她的妈妈,因为患有先天精神智力等方面的疾病,胥娟平日里主要由妈妈照顾,生活中有很多不便。如今,有了居家托养服务,胥娟妈妈说,她有了得力的帮手。

“照顾她、照顾家里一切都是我做,我一个人能做的也不想多麻烦人,但是有时候我想出去买个啥交个费,她一个人在屋里不行,就只有请他们帮忙了。”胥娟妈妈任彩琼说。

不少受到托养服务的残疾人家属们告诉记者,残联就像是他们的娘家人,托养中心的同志就是他们的贴心人,只要给托养中心的同志打个电话,自己就可以安心出门、安心工作了!

残联:多方合作 托养一人 幸福一家原来,托养服务进家门,这是涪城区残联和爱心居家托养中心合作,通过家庭供养,为分散居住在家庭和社区的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护理以及康复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服务。

据了解,涪城区为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从2015年就已经开始实施了,通过残联向第三方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残障人士提供上门服务。

“提供的服务包括一百多个项次,我们要求服务机构每个月至少要提供一次上门服务。”涪城区残联副理事长张浩介绍,目前第三方机构的服务覆盖城郊、城厢、工区、石塘4个街道,以及新皂、吴家、杨家、丰谷、青义5个镇,为380名残障人士提供服务。

“重度肢体残疾人、三级、四级的精神智力残疾人等等,可以通过社区申报、街道初审、残联审批后享受居家托养服务。”张浩介绍,接下来,他们也会进一步加强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果,并扩大服务面。

绵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中心记者:熊美娜责任编辑:牟廷蓉涪城区融媒体中心通讯员:王苹

如果觉得《绵阳:残疾人日常生活有难处(居家托养服务来搭把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