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医学小常识」养肝护肝(臻享健康)

2023-05-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0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感染热病中心主任医师 周滔

中国是全球肝病负担最重的国家,超五分之一的人被各种肝脏疾病所困扰,尤其是乙肝、丙肝、药物性肝损伤、酒精肝、代谢相关性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等,都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2019年一篇刊登在《JOURNAL OF HEPATOLOGY》的中国肝病负担的文章估计:中国有多达700万人患有肝硬化,46万人患有肝癌,乙肝和丙肝分别影响着9000万人和1000万人。而且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吃喝”相关的酒精肝、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在中国肝脏疾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酒精肝估计至少影响6200万人,代谢相关性脂肪肝估计影响1.73亿~3.38亿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从中医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养护我们的肝脏呢?

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具有主藏血,主疏泄的生理特点。肝脏正常,肝血充足,肝的疏泄功能帮助气血贯通全身,人的眼睛明亮有神,指甲坚硬有光泽,情志开朗,睡眠安稳,筋强体壮,身体轻松。肝脏出现问题时,可以影响多处身体机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例如:情绪烦躁、焦虑忧郁;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消化不良,两胁胀满;口臭、口干苦;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小肚子胀气;面部有肝斑等等。当您长期出现这类症状时,小心您的肝出了问题!

中医科学养肝护肝,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多种方式科学养肝,如季节养肝,时辰养肝,情志养肝、睡眠养肝、饮食养肝、穴位养肝,运动养肝等。

季节养肝:

春季,肝的功能活动较旺盛,肝气容易过盛或不及,养肝应注意保护阳气,又不能使其太过。注意事项:1.早睡早起,清晨散步缓行;2.注意保暖防春寒;3.饮食上多食用健脾益气的甘味食物,如山药、扁豆、大枣等,少食酸味食品。

夏季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季节,人体气血运行活跃。注意事项:1.适当接受阳光照耀,不可贪凉饮冷;2.饮食上多食用西瓜、番茄、黄瓜等,防止暑气耗伤;3.注意居住环境与个人的卫生。

秋季气候干燥,肝阴易损,养肝宜注意养阴,又要防止外邪乘虚而入。注意事项:1.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2.饮食上多食用梨、柑橘、苹果等时令水果。

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谢,人体的生理功能也趋于潜藏沉静。注意事项:1.适当做一些户外体育锻炼;2.饮食上多食用蜂蜜、枸杞、动物内脏等滋补、养血益肝之品。

时辰养肝:

一天中有3个养肝黄金期,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为我们的肝脏加加油。

晨间伸懒腰。伸懒腰可以舒展筋骨,与喜欢伸展、舒畅的肝气相对应。

午间动动眼。肝开窍于目,经常用眼的人,午间可以做做护眼操:闭目并转动眼珠,先顺时针缓缓转动10次,再逆时针转动10次,10分钟左右即可。

夜间别熬夜。人在安静休息时,其他脏腑需要的血液循环相应减少,经过肝脏的血液量增加,正是肝发挥藏血养血功能的好时机。

情志养肝:

怒伤肝,情绪起伏过大,很容易影响肝脏。我们教给大家一个中医吐纳“嘘肝法”:遇到不痛快的事情时,面对常青绿色树木或空阔野外,口发“嘘”声,缓缓吐出一口恶气,可以重复多次。

根据五行生克理论,悲胜怒,对于过度愤怒导致的疾病可以通过激发悲伤情绪来治疗。因为肝为将军之官,是十分刚强的脏器,又因嗔怒助长了它的气,所以急躁而不和缓。悲则气消,使怒气释然,可以缓解肝脏的疾病。

睡眠养肝: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规律,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子时)是胆经当令,凌晨1点到3点(丑时)是肝经当令。此时肝胆阳气开始生发,在11点前睡觉才能把这一点阳气慢慢养起来。如果睡眠时间不足,肝胆阳气不升,次日一整天常常会觉得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干劲儿。此外,睡眠质量不佳,也会造成肝火上升。

因此,一方面要保证睡眠时间,在晚上11点前入睡;另一方面要保证睡眠质量,睡觉前不宜玩手机或从事繁重的工作,可以选择听听轻松的音乐、做做舒缓的瑜伽,放松神经,帮助更快更好的进入睡眠状态。

饮食养肝:养肝不能乱吃药,最好通过日常的饮食调节。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类食物、两道药膳、四种茶饮。

一类食物:青色入肝经,多吃绿色食物有益肝气循环、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比如西兰花、菠菜、荠菜、香菜、香椿、绿苹果等。

两道药膳:

五谷养肝粥是适合大部分人群食用的一道药膳,具有滋肾平肝,疏肝理气,健脾柔肝的功效。做法是将莲子、绿豆、百合、红枣、糙米用水泡发;先用中火煮山药、绿豆、百合,煮至水剩余三分之一;再加入核桃仁、糙米用大火煮沸,转为小火慢煮;粥汁接近粘稠时加入红枣、芝麻、莲子、枸杞、香蕉干共同煮烂,即可食用。

红枣枸杞牛筋汤是适合失眠多梦,面色无华,指甲粗糙,肢体麻木拘挛的肝血亏虚人群的一道药膳,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做法是将150g牛筋煮熟切片;在砂锅中放入切好的牛筋、1000ml鸡汤、4个红枣、100g枸杞同煮30分钟;加盐、鸡精、少许胡椒粉调味即可食用。

四种茶饮:

玉米须茶是适合口苦,口黏,胸胁胀痛,患有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的肝胆湿热人群的一道茶饮,具有清湿热,利肝胆的功效。做法是将30g鲜玉米须(或10g干品)放入盛有10g绿茶的杯中,冲入沸水250ml,稍闷一下,即可饮用。

夏桑菊茶是适合情绪急躁,有起床气,面红目赤,耳鸣头胀,容易流鼻血的肝火上炎人群的一道茶饮,具有疏肝降火清头目的功效。做法是用开水冲泡夏枯草、菊花和桑叶各2g,即可饮用。

舒肝花茶是适合情志抑郁,常常叹气,两胁胀闷窜痛,梅核气,月经不调,女性乳房相关疾病的肝郁气滞人群的一道茶饮,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做法是将玫瑰花、玳玳花、白梅花、陈皮、桑葚、甘草各取适量,70°温开水冲泡,即可饮用。

枸杞冬斛茶是适合夜间睡眠不安,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口干咽燥,面部烘热或颧红,五心烦热的肝阴不足人群的一道茶饮,具有滋养肝阴的功效。做法是用开水冲泡10g枸杞、3g石斛(切碎)和5g麦冬,每日2~3杯。

穴位养肝:每天花上10分钟,用手指按揉或艾灸特定的穴位也能达到养护肝脏的效果。

肝火亢盛人群可以选用大敦、然谷,清降肝火。大敦穴定位在足背侧,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处;然谷穴定位在足内侧,先找到内踝前下方较明显的骨性标志(舟骨),舟骨粗隆前下方触凹陷处。

肝气郁结人群可以选用太冲、膻中,疏理肝气。太冲穴定位在足背侧,第1、2趾间缝向足背上量取两横指的凹陷处;膻中穴定位在胸部,两乳头之间的中点。

肝经湿热人群可以选用章门、丰隆,清利湿热。章门穴定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当肘尖止处;丰隆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膝眼和外踝连线的中点,胫骨前缘向后两横指处。

肝血不足人群可以选用太溪、三阴交,滋养肝血。太溪穴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三阴交穴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内踝尖向上量取四横指。

运动养肝:

八段锦简单易学,而且消耗的体力较少,是一种比较适合肝病患者的健身养生方法。一方面可以锻炼人体的五脏六腑,提高人的体质;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的情绪。

五禽戏,是华佗观察大自然的动物形象,根据人的身体功能,两者结合之后,发明的一套锻炼人体的脏腑功能的功法。经常练习,可以起到养精神、调气血、益脏腑、通经络、活筋骨、利关节的作用。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科学养肝护肝,健康生活每一天!

【直播预告】2021年11月24日、11月26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宣传科将携手经开区院区专家在抖音、快手、头条、微博、视频号、央视频等平台开展杏林东方TV专场直播活动,敬请期待!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感染热病中心主任医师 周滔

如果觉得《「医学小常识」养肝护肝(臻享健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