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读《灵枢·五味》(懂食疗真谛)

2023-05-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我们在接触中医中药的过程

会发现不同的药材说明中

都会有“性味”和“归经”的介绍。

比如:厚朴的性味是“味苦、辛,性温”

归经则是“归脾、胃、肺、大肠经”。

而药食同源的食物同样也有其中医性味和归经

例如羊肉的性味是“甘、温、无毒”

归经是“入脾、肾”

而羊肉因其性温、入脾

故可“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

而又因性温,入肾

故可“益肾气,补形衰,助元阳”,即温补肾阳

这些性味和归经

是药材、食材具有哪些功效的依据

而功效又是其调理治病的基础

而最早提出食材具有性味和归经的

就是《黄帝内经》

在其《灵枢·》这篇当中

将当时常见的食材根据味、颜色

划分了对应的脏腑经络

原文: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传下。

上文就是黄帝在向岐伯请教五味分别入哪五脏?

岐伯给出的答案是:食物根据其所含的五味

会优先去到该味道对应的脏腑

即酸味的食物首先进入肝

苦昧的首先进入心

甘味的首先进入脾

辛味的首先进入肺

咸味的首先进入肾

原文: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五谷:糠(别本作秔,秔同粳,下同)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葱辛。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糠(被本作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肝色青,宜食甘,糠(别本作秔)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黄色,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肺白色,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后续岐伯将当时老百姓常吃到的食物

根据五味入五脏的规律,都做了大致的划分

具体如下:

五谷中,粳米味甘、芝麻味酸、大豆味咸、麦味苦、黄米味辛。

五果中,枣子味甘、李子味酸、栗子味咸、杏子味苦、桃子味辛。

五畜中,牛肉味甘、狗肉味酸、猪肉味咸、羊肉味苦、鸡肉味辛。

五菜中,葵菜(冬葵,现在是野菜)味甘、韭菜味酸、豆叶(黄豆芽)味咸、薤白(薤读音xiè,野蒜)味苦、葱味辛。

01 脾

脾虚的人,因甘味入脾,故宜食甘味食物。同时,又有肝木克脾土,故要少吃入肝的酸味食物。

而脾气过盛导致脸色发黄的人,需要吃些咸味入肾经的食物,以平衡肾水,且利于脾胃行气化气。

02 心

心气虚的人,因苦味入心,故宜食苦味食物补益心气。同时,又有肾水克心火,故要少吃入肾经的咸味食物。而按现代医学理解,一般有心血管病的患者,也是主张少盐饮食的。

而心气过盛、经常面色过红的人,就需要吃点酸味的食物收敛一下。

03 肾

肾气虚的人,因咸味入肾,故宜食咸味的食物。同时,又有脾土克肾水,故要少吃入脾经的甘味食物。同时,辛味的食物也可以帮助身体皮肤毛孔打开,通气导津液以滋润肾气。

04 肝

肝气虚的人,因酸味入肝,故宜食酸味的食物。同时,又有肺金克肝木,故要少吃入肺经的辛味食物。而肝气过盛的人,必急躁易怒,可吃甘味的食物以缓解。

05 肺

肺气虚的人,因辛味入肝,故宜食辛味的食物。同时,又有心火克肺金,故要少吃入心经的苦味食物。而如有肺气上逆,导致咳嗽等,则可吃苦味的食物以下泄肺气。

《黄帝内经》成文的年代我们的食物还比较匮乏

《内经》中提到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

也只有二十种

发展到现代社会,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食材

就不下几百种。但一代代的中医

根据《黄帝内经》总结的规律,不断

新出现的食材划分性味、归经,总结功效。

下面就是我们根据历代医书

整理的常见食材作用功效,供大家收藏参考#黄帝内经#

关注“欣小禾”,用传统中医文化打造现代健康生活

如果觉得《读《灵枢·五味》(懂食疗真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