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季怎样才能更好的饲养母猪

2023-05-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夏天结束了,炎热的夏天结束了,连绵的雨伴随着秋天而来。在这个交替的季节,养猪户必须更加关注猪的生长。尤其是秋天,是猪生长发育的好季节,也是养猪的黄金季节。来看看立秋后养猪的一些注意事项。

1.保证营养。

由于夏季气温较高,猪失去食欲,消化能力下降,所以入秋后早晚相对较凉。猪的食欲大大增加,所以养猪人可以适当添加营养丰富的高热饲料,适当增加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在猪身上贴上“祝丘”。

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在寒冷的天气里,猪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调整配方、增加营养、增加采食量、增加玉米的比例可以更适合猪的生长。结合气温下降时猪对能量需求的增加,配方可以不断调整,保证饲料的营养供给和猪对营养需求的动态平衡。此外,在饮食中合理添加维生素、矿物质、赖氨酸等添加剂或补充适量的绿色饲料。其次,在喂养方式上,可以采用免费喂养。与限饲相比,日增重更高,背部脂肪更厚,可以增加猪的采食量,提高猪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2.防霉饲料。

秋天雨水很多,饲料很容易发霉。新鲜玉米储存一段时间后,霉菌毒素已经产生。除霉剂主要用于隐形霉菌毒素。当霉菌肉眼可见时,喂猪的问题就非常严重。如果绿色材料储存不当,会形成亚硝酸盐,使猪中毒甚至窒息。我们老话说得好,猪从嘴里得病,也可能是因为食物不好,跟人一样。有时候,养猪需要多加小心。

3.寄生虫预防。

秋天潮湿的天气是寄生虫活跃和有害的时期。做好防虫驱虫工作,保证猪舍干燥,是提高猪场秋季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母猪应在分娩前1421天驱虫一次。配种前14天母猪用一次,春秋公猪用一次。育肥猪最经济的方法是在3540日龄时驱虫一次,2个月左右驱虫一次,直到出栏。

4.秋季常见疾病的防治。

立秋后昼夜温差大,猪容易出现流感、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炎、链球菌、梭菌等问题。初秋保暖的同时,养猪户也要注意适当通风,因为以上工作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可由猪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气温骤变、掉头、合群、打架斗殴等各种不良应激因素引起。改善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条件可以减少上述问题。

季节性猪最容易生病,也很难治疗。养猪户要多关注猪的动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抵抗力,在养猪的黄金季节把猪养好,提高经济效益。

如果觉得《秋季怎样才能更好的饲养母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