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第一个登上《百家讲坛》的中国台湾学者曾仕强昨去世 他曾说:养儿子不教(害自己全家)

2023-05-15 分类:养生资讯

今天,中国台湾著名学者曾仕强的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称曾仕强已于昨晚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

曾教授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著有《易经的奥秘》、《中国式管理》、《胡雪岩的启示》等作品。而最让大家熟悉的,则是他早年在《百家讲坛》中的演讲。

2007年以来,曾仕强曾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先后录制了《我读经典》《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道德经的玄妙》等系列讲座。

曾教授也在荧屏上留下不少经典语录,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养儿子不教,害自己全家;养女儿不教,害别人全家……

另据《人民文摘》2010年文章透露,曾仕强是第一位登上“百家讲坛”的中国台湾学者。

文章称,曾仕强第一次走上“百家讲坛”,是2007年《我读经典》系列讲座。“百家讲坛”执行主编王咏琴回忆说:“曾教授的《易经与人生》是系列讲座的压轴,播出后网上反响强烈。当时我们就想把《易经》搬上‘百家讲坛’,可碍于当时各种条件尚不成熟,没能如愿。”

王咏琴说:“这主要由于社会的长期误解,以为《易经》是一部算命的书、是封建迷信。我们三次打报告为《易经》正名: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后来在多位领导的支持下,节目获得批准。”《易经的奥秘》成为60年来,《易经》在央视平台的首次全景展示。

曾仕强教授于1934年生于福建,长于台湾,后游学欧美等国,先后获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和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并历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台湾智慧大学校长、罗浮山国学院院长等职务。

此外,他还著有《易经的奥秘》、《中国式管理》、《易经的智慧》、《道德经的奥秘》、《胡雪岩的启示》等数十部著作,一生著作等身,诲人无数。

1979年,曾教授在新加坡讲学,首度提出“中国式管理”理念。他认为,中国的人文习俗与西方有很大差异,不能一味模仿和追随西方的管理模式,而应该用中国人自己的方法来化解中国人的问题,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990年4月,他又曾预言,21世纪必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2004年3月,曾教授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为司局级以上干部做了管理培训,提出“中国式管理之六字真诀”:

两难——凡事都是相对的,有一些矛盾;

兼顾——把矛盾统一起来,合起来想;

合理——寻找此时此地的合理决策。

2014年,曾教授开办了中华道统文化传承班,以游学的方式,向全国几十位实业家精英人士授课。2015年,他又紧随国学复兴的时代潮流,推出《论语给少年的启示》、《论语给青年的启发》、《论语的现代智慧》等三部著作,并指出“统一与和平”是孔子学说对于国家极大的贡献。

2016年5月,曾教授亲至山东曲阜,登临孔庙杏坛开讲《论语》,讲述《论语》的真义。9月,他凭借毕生国学积淀,在广东罗浮山创办了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10月,他首倡的第一届海峡两岸暨全球华人敬天祈福活动,也在泰山天地广场圆满礼成。

也正是同年9月,曾教授因积劳成疾,不得不卧床修养。

在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他曾在镜头前乐观地谈到自己患病后的生活。

他说:“生死是有命的,那过程很重要。我们要欣赏那个过程。所以我就常常跳出自己看自己。这个老先生得了癌症,而且还已经扩散,无从开刀起。他又八十几岁了,经不起化疗的折腾。那怎么办呢?那只好快快乐乐地面对它。所以每个人来看我的时候,都看我笑嘻嘻的,没有什么,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在那里叫苦连天。”

曾仕强也在讲座中多次谈及人生。

他曾笑言,人生是来享受过程,而不是来计较结果的。

“其实结果很简单,结果每个人都一样——三尺高,三尺宽,六尺长。不要结果论,那个过程的曲折才是我们享受的历程。”他说。

如今,在微博讣告下方,网友纷纷留言悼念,感叹曾教授的教诲言犹在耳。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个登上《百家讲坛》的中国台湾学者曾仕强昨去世 他曾说:养儿子不教 害自己全家;养女儿不教 害别人全家!

如果觉得《第一个登上《百家讲坛》的中国台湾学者曾仕强昨去世 他曾说:养儿子不教(害自己全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