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热烈祝贺陈静儿童细胞与移植治疗团队获批“劳模创新工作室”

2023-05-15 分类:养生资讯

近日,从上海市医务工会获悉,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陈静教授领衔的儿童细胞与移植治疗团队获批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我院继心胸外科“丁文祥劳模工作室”之后的又一殊荣。

陈静,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卫健委儿童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专科联盟主任、中华医学会小儿血液学组副组长。她是一位专注于血液肿瘤患儿健康的女医师,一位勇闯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高地的先驱者,一位将科室和患儿装在心里的杏林人;先后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上海市最满意服务明星、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华夏科技奖三等奖等荣誉。她所带领的团队曾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巾帼文明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上海市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等荣誉称号。

砥砺奋进,开创儿童干细胞移植新纪元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1970年创建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小儿血液及肿瘤专业。身为学科掌门人的陈静师从于中国儿童血液肿瘤先驱应大明教授和顾龙君教授,深耕于儿童血液肿瘤专业领域。二十多年来,她倾情投入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研究,挽救了无数患儿的生命。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进行严密分型和配型后,采集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受体的治疗过程。目前应用于难治性良恶性血液病、部分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和实体肿瘤的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上世纪末,国内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多年,为了拯救罹患血液肿瘤疾病的患儿,陈静先后赴中国香港,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圣述德儿童研究医院等医疗机构学习。回国后,她优化移植关键技术,创新预处理方案,使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移植疗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率先完成儿童非血缘HLA错配移植研究,填补我国HLA相容性研究空白;率先开展CD34+纯化移植,提高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效果。

在陈静的带领下,一支优秀的团队在二十多年中创造了无数国内第一,开启了国内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纪元。2005年国内首例先天免疫缺陷的移植成功,2006年国内首例粘多糖累积症VI 移植成功……推进国内移植技术不断成熟,挑战医学高峰。2011年,由陈静主任牵头,汇集国内儿童血液肿瘤专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回顾,发现通过非同胞相合供体移植治疗再障的效果优于传统药物治疗。2014年陈静再次牵头建立了Viva-St.jude亚太儿童再障移植协作组,通过中国、新加坡、日本等多家顶级儿童医疗机构精诚合作,共同推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

开拓创新,使用骨髓移植治疗罕见病

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不断提升,运用领域不断扩大,用移植方式治疗罕见病成为陈静新的攻克目标。她牵头组建国内首个遗传性血液疾病分子诊断平台,通过分子诊断技术确诊200多种血液方面的罕见病,如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先天性纯红再障、丙酮酸激酶缺乏、范尼可综合征等。在市科委的支持下,陈静主任开展了罕见病多中心多学科协作项目,为儿童罕见病的诊治铺设更宽广的道路。目前,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手段已经可以治愈部分罕见病,包括先天性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病、遗传代谢病等,移植成功率和移植总数均位列全国儿童专科医院首位。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国内最早建立了儿童罕见病门诊,让多专业医生共同坐诊,碰到疑难病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对于高度怀疑的可以通过分子诊断尽早确诊,在等待基因诊断的同时,还能及时将病人转介到移植医生手里,移植团队加紧为患儿配型、找供体,这样的无缝连接最大程度地优化了患儿的就诊流程,这种模式正在全国大力推广。不仅如此,陈静主任始终瞄准技术前沿,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她所在的团队正将目前最新的CART细胞疗法运用于难治型或多次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事必躬亲,为了患儿与时间赛跑

作为一名儿童血液肿瘤专家,一天24小时对陈静主任来说远远不够用。她每周两次的门诊总是风雨无阻,病患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杂症,上午的门诊往往要看到下午二、三点,有时碰到太罕见的病例还需要检索学习。对于这样的病人,为了减少他们的奔波,她往往主动留下个人联系方式嘱咐患儿家长保持联系。

从医三十多年来,陈静主任一直有着这样一份执着。正因为如此,移植团队比起其它专业的医务人员来说会付出更多。她认为,再忙,也要为每一位患儿制定最精准的治疗方案;再晚,都要等到骨髓送达的那一刻;再累,仍要为患儿数清存活的细胞,给予他们最大的重生机会!

原标题:《热烈祝贺陈静儿童细胞与移植治疗团队获批“劳模创新工作室”》

如果觉得《热烈祝贺陈静儿童细胞与移植治疗团队获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