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是关乎我们安身立命的学问

2023-05-1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7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作为中国人,我们如何安身立命呢?我的建议是,学习中医,以人为本,找到快乐,即能安身立命。

作为中医人,我所从事的是关于生命的学问。中医是什么?中医是医学,中医也是哲学——中医不仅是关于生命的哲学,还是关乎安身立命的哲学。

我自己体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医是立足于生命的,中医不但能带给我们健康,同时,中医还能帮助我们安身立命。若舍弃生命去谈中医,即是脱离了根本。

之前我写了《中医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文,文既已写就,还想有所补充,故再做此文。读者可两文合参,更可全面了解我的观点。

一、中医是快乐的学问

我们活着,就要安身立命。我的理解是,不但要活着,而且要活好,要活的有尊严,有人生价值,并且活的快乐。进一步说,如果某种学问能让我们不但活着,而且活好,活的健康,且活的快乐,那么,这种学问一定有益于我们安身立命。

显然,中医即是这样一门学问。我作是一个中医人,我学习中医,实践中医,思考中医,写作中医,推广中医,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医非常好。中医不但能治身病,中医更能安心神,中医是一门最接地气的,且能让我们身心和谐的学问。

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快乐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关于人的生命意义的文化。人活一生为什么?每个人的答案自不相同。但在一个人也许短暂也许漫长的一生中,追求快乐和幸福应该是人们的共同点。尽管这快乐和幸福的层次千差万别。

比如,孔子开篇即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里关于快乐的文字很多,比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乐,仁者寿”、“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可以说,真正学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是快乐的人。他们不论身处何种状态,总是乐其乐。比如,富贵而乐,苦陋而乐。或乐山,或乐水,或乐仁,或乐智。或乐书画,或乐音乐,或乐一个坦荡荡的君子胸怀,或乐一个天人合一的无上境界。乐仁爱之乐,乐助人之乐,乐陶冶情操之乐,乐净化心灵之乐。独乐亦乐,众乐亦乐。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显然,中医亦有着深刻的内涵。作为一个中医人,我的体会是,中医是正能量,中医对我的人生影响至深。我以中医为职业,也以中医为信仰,更以中医为一生的寄托。不管如何,此生不离中医。为什么?因为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慢慢领略到了中医的美。我的体会是,中医内涵天地之道,这个道至简、至美。越是学习中医,越觉中医有意思,越愿意再深入其中。况且,中医可以实现我的初心,中医让我享受到了快乐,中医给了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我已经深入中医三十年,自觉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我相信,每一个中医人只要沉浸于中医数十年,都会体会到中医的快乐。一方面,生命是有活力的,越是深入中医,越觉中医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中医是关乎人的学问,中医是服务人的健康的。所以,每一个学习中医的人都应该是快乐的,若越学越痛苦,越学眉头越紧,越学面色越沉,那一定是没有学明白中医。

进一步说,逝者如斯,人生苦短。为什么不能快乐起来呢?快乐地说话,快乐地做事,快乐地学习中医,快乐地从事临床,快乐地过好每一个日子,快乐地享受人生。快乐,其实真的很简单。

二、中医以人为本

任何学问,如果能帮助我们安身立命,那么,这种学问一定是不离乎人的。或者说,一定是以人为本的。显然,中医正是这样一种以人为本的学问。所以,中医能让我们安身立命。

事实上,所有的中国传统学问,都不离乎人。比如,书法、绘画、文学、艺术、中医等等,里面都有人的精神、人的感悟。正因为如此,所以这样的学问才感觉亲切,温暖,有人情味,而且才能打动他人。

反之,西方学问往往是不需要人在其中的。比如,我们写科研论文时,不能说,我认为,或我体会,或我感觉,或我理解……总之,论文要用数据说话,要说“根据数据得出如下结论”,至于这个结论是不是自己的感觉,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有人的情感在里面。这样依赖数据所写成的论文,其实是冷冰冰的,是没有温度的。

我不喜欢这样的论文,但读硕读博士不得不写论文。之后,我离开了体制,即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从此不再写科研论文了。为什么?因为我不喜欢,因为这样的论文无益于安身立命。

但并不是说我不写作了。正好相反,我反而更努力地写作,至今每天都写作至少3000字,天天不落。为什么?因为我喜欢;因为我的文章里有我的真实的感悟,有我的情感,有我的精神;更因为我愿意把自己的所学所悟写成文章传播出去,去帮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进而因中医而受益。写真实的感悟,传播中医的正信正念,这让我很快乐,所以,我愿意坚持。

我们都知道,中医是最接地气的一门学问。那么,中医接地气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是“以人为本”。中医不离乎人,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中医服务的是人,既包括病的人,也包括不病的人。不管如何,中医就是关于人的学问。

再者,在医疗中,最值钱的是什么?是机器吗?是药品吗?都不是,应该是人,而不应该是药物或机器。有数据显示,近些年来中国的药品费用占全部卫生支出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只有10%左右。医疗应该以人为本,人的价值是最高的。这里的“人”,既包括医生,也包括病人。在这方面,中医做的非常好,因为中医时时都围着人来转。中医的理念、中医的临床、中医的道德,都是以人为本的。

假如我们不幸患病,我们想找到正确的医疗。那么,什么样的医疗才是正确的呢?我的理解是:首先,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时时关注活着的人,而不仅仅是疾病;其次,是以正为本的,治病不伤正的;再其次,是能把握生命全体的,懂得生命的整体观;然后,知道扶正与祛邪兼顾的,而不仅仅是祛邪;并且,把人放在天地之间去考量的,有“天人合一”理念,尊重天地四时规律……

如果一种医学符合以上的这些原则,那么,这个医学肯定非常靠谱。我们要看病,就是要找这样的医学。试问,这个医学是什么?读者自己思考。

小结:

我学中医有两大收获。一是学医术,可以治病;二是学修养身心,提升精神境界。换句话说,这两点即能帮助我安身立命。而且,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中医由此而“道”术合一。

安身立命需要修养身心,而中医有益于修养身心,为什么?我认为可这样理解,一则,越学中医心越慈悲,越柔软,越不愿意伤害生命;二则,越学中医,心量越大,看他人越是顺眼,因为心中有仁有爱;三则,越学中医越快乐,越是快乐,就越喜欢中医。

三十余年来我学习中医,思考中医,选择中医,我也受益于中医。我愿意把我所感悟的中医理念分享给读者,我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和我一样因中医而健康,因中医而快乐,因中医而家庭和谐。(董洪涛)#中医#

如果觉得《中医是关乎我们安身立命的学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