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民间草药莪术(破血行气就选它)

2023-05-1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2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专家介绍

· 涂兴明

·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药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

·社会兼职:广州医药行业协会医院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会理事;广州医药行业协会中药材分会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库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广东省科技厅基础与应用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

一、历史沿革与变迁

本品原名蓬莪术,始载于唐代唐甄权《药性论》。《日华子本草》云:“此即南中姜黄根也。”宋《开宝本草》云:“蓬莪术生西戎及广南诸州。”《图经本草》云:“蓬莪术生西戎及广南诸州,今江浙或有之……,根如生姜,而茂在根下,似鸡鸭卵,大小不常。”《证类本草》载图两幅,分别为“端州蓬莪术”和“温州蓬莪术”,宋代的端州即今广东高要县,而温州蓬莪术载图可清楚看出是姜科植物,即现今温莪术。莪术为常用中药材,《药典》历次版本均有收载。1963年版来源只收载姜科莪术(即四川文术)。1977年版和1985年版增加了同科郁金(即浙江温莪术)和广西莪术。1990年版将原称莪术的改称蓬莪术,原称郁金的改称温郁金,实际品种没有变。这三个品种在药材行业经营中分别称为“川莪术”、“温莪术”和“桂莪术”或“广西莪术”,而以广西莪术为主流品种,其次是温莪术,文莪术只是四川及部分省使用。

二、鉴定

品别之一 莪术(药典品)

别名 川莪术、文术。

来源 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干燥根茎。

产地 主产四川温江和乐山地区。

经验鉴别 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5~2cm。顶端钝尖,基部近圆形,表面颜色比广西莪术要深些,呈土黄色至灰黄色,稍平滑,环节明显,两侧各有一列下陷的芽痕和侧生根茎痕。质坚实,横断面可见木部呈深黄绿色,皮部呈青绿色,常附有棕黄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气微香,味辛。

蓬莪术植物Curcuma phaeocaulis

蓬莪术种植园Curcuma phaeocaulis

莪术药材(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莪术饮片(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蓬莪术

品别之二 广西莪术(药典品)

别名 桂莪术

来源 为姜科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ensisS.G.Lee et C.F.Liang 的干燥根茎。

产地 主产于广西玉林等。

采收加工 于冬末春初挖取主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和须根、鳞叶,去净泥土,煮透,晒干。

经验鉴别 呈长圆形或长卵形,长3.5~7cm,直径1.5~3cm,基部钝圆,顶端钝尖,表面黄棕色至灰色,光滑,环节明显或不见,有点状须根很或残留须根,两侧各有一列下陷的芽痕和侧生根痕,侧生根茎痕较大。质坚重,不易折断,破碎面浅棕,常附有黄白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气香,味微苦辛。

广西莪术种植园Curcuma kwangsieensis

广西莪术花株Curcuma kwangsieensis

莪术药材(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ensis)

莪术饮片(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ensis)

广西莪术

品别之三 温莪术

来源 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n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

产地 主产于浙江温州等。

采收加工 同广西莪术。

经验鉴别 呈长卵形,卵形或纺锤形,长4~8cm,直径2.5~4.5cm。个子一般不及广西莪术均匀,表面比广西莪术粗糙,呈深棕色至灰棕色,茎部有下陷的须根痕。质坚重,破碎面呈黄棕色或黄灰色,角质状,有点状或条纹状维管束。气香,味辛凉,苦。

温郁金种植园Curcuna wenyujin

温郁金 Curcuna wenyujin

莪术药材(温郁金Curcuna wenyujin)

莪术饮片(温郁金Curcuna wenyujin)

三、品质评价

莪术以个子均匀,体重质坚实,表面皮纹细结,无须根者为佳。广西莪术历来是莪术中的主流商品,其质量较好;蓬莪术表面稍粗糙,气较弱,一般认为其质量尚可;温莪术以前一贯是地区使用品种,其表面较粗糙皱缩,个子大而不均匀,广东一般认为其质量次于广西莪术。

四、说明

莪术饮片断面白色内皮层环和白色筋脉点明显,用手掰稍用力即断。若看不清内皮层和筋脉点,用力都掰不断,肯定有问题(多是掺增重粉),不收。

图1 蓬莪术饮片

图2 广西莪术饮片

五、药性与应用

药性 辛、苦,温。归肝经、脾经。

功效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应用

1、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本品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血行气,散瘀消癥,消积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食积日久而成的癥瘕积聚,以及气滞、血瘀、食停、寒凝所致的诸般痛症,常与三棱相须为用。

2、食积气滞,皖腹胀痛。

3、本品既破血祛瘀,又消肿止痛,也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其他活血疗伤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9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

使用注意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类成分。

2、药理作用 莪术挥发油制剂有抗癌作用;温莪术挥发油能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莪术水提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微动脉血流恢复,促进局部微循环恢复;莪术水提醇沉液对体内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

我们医院研制舒筋外洗颗粒,里面含有莪术组分,可用于新伤,消肿止痛活络,患者皮肤有创面者禁用。

舒筋外洗颗粒

责任编辑:叶美琪

校对编辑: 李镓洧

初审:涂兴明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

如果觉得《民间草药莪术(破血行气就选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