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50岁人(要科学合理锻炼身体)

2023-05-16 分类:养生资讯

我也快50了,一直爱好体育锻炼,中学时喜欢中短跑,是校田径队的,又当了20来年的兵,转业后还一直坚持每天早上走步、跑步,距离是5公里。

说心里话,这么多年来,我因坚持长期锻炼收获很多,目前身体各项健康指标与同龄人相比要好得多。

生活中,每天都坚持运动的人不在少数。但锻炼是讲究方法的,尤其对于上了年龄的人,一定要注意随着身体各个机能的老化,要注重合理锻炼。

首先说说50左右的人锻炼时要排除几个坏习惯

一是突击。本就以前不怎么去锻炼,因一时心血来潮,有一天突然想去参加某一项运动项目,说干就干,第一天就跑个5公里或半小时,或在健身器械上比2、30岁的年轻人都做得多,坏了,你肯定第二天腰酸背痛,炼啥都疼,肌肉疲劳年轻人两、三天能恢复,咱得五、六天,即使恢复好了,再想锻炼也没有了兴趣,胆怯了啊。

二是蛮干。也不预热,上来就干,单双杠上不去你非要强拉或硬撑,哑铃你非要选大个的炼,跑步你上来就是10迈的速度,等等,你肯定会受伤,不管是肌肉、骨格还是心肺功能,绝对在短时间内承受不起。

三是空腹。空腹锻炼是大忌,运动需要能量供给,人体的四肢乃至全身肌肉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如果不能及时供给或供给不足,会导致体力不支,脏器功能紊乱,会带来许多危险。

四是惰性。锻炼不适合心血来潮的人,更不适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因为人体的机能稳定是有规律的,改变是需要循序渐进进行的,“跳跃式”锻炼无疑打破常规,有害身体。

当然,还有许多不适合锻炼的坏习惯,我不是专家,要多听专家的建议。

锻炼讲究科学的方法

克服了以上不好的习惯,就开始锻炼吧。那么怎么样才能将运动过程中的危险指数降到最低呢?我来告诉你:

一是坚持做热身运动。运动前,要从头到脚、自上而下、先静后动地进行预热,要活动开,先让身体进入状态,可以有效防止运动过程中发生扭伤或者拉伤事故。

二是控制好时间和强度。举个例子,我主要是早上走步和跑步,40岁之前是天天跑,40岁过后慢慢地走、跑结合;过去是每天6公里,现在每天是5公里,走一半、跑一半。状态好时,全跑,由慢到快再到慢;头一天疲劳了或晚上没休息好,第二天就选择全程走下来。等过了50岁,我还要减量。总之,要适度控制好自己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长短,防止运动过度,对身体造成伤害。

三是运动前后适量补充营养。运动时不能空腹,运动前要吃点东西,不能太多,几块饼干或小面包即可,但切记不能空腹喝牛奶;每次结束运动之后,都要多补充水分。因为运动的过程中,人体会流失过多的水分,使血液变得黏稠,所以,运动之后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最后就是坚持了。有人说“28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热爱运动也是这样,前面说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仅不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和调整,最主要是容易养成惰性。

其实,我想说,人这一生衰老终究是不可避免地,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身体的危险系数比较高,大病、突发疾病都在这个年龄段上有危险信号。可以肯定,运动健身虽然不能使人返老还童、长生不老,但是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使人延年益寿、老当益壮。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朋友们,从现在开始,你就加入到常运动、多锻炼的行列吧,说不定你会每天拥有一个好心情!

谢谢你的阅读!关注我,每天有不一样的情感生活提醒。

(文中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果觉得《50岁人(要科学合理锻炼身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