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胃不好的人 茶叶的第一泡茶要不要喝(村姑陈为你解开谜底)

2023-05-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0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六月后,天气越来越热。

芒种将至,仲夏不远。

闷热潮湿的梅雨季,湿邪之气逐渐加重。

对人体生活而言,最适宜的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

而雨丝洋洋洒洒的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

潮气的增加,会让人感觉到明显的不适。

按传统养生的说法,湿气为阴邪,阻遏阳气。

潮湿的梅雨季养生,要养阳气避开湿邪,早睡早起,适当午休。

日常饮食上,以清淡温热为宜。

通常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解暑,入心经,脾胃经的作用。

漫漫的夏日里,适当食用苦味食物,对养生有利。

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顺时养生,夏日也可以多喝茶,清心静气。

不久前有朋友来访,问了个事情,关于喝茶健康的。

“胃不好的人,茶叶的第一冲到底要不要喝?”

喝或者不喝,要看具体的茶叶情况定!

《2》

脾胃不好的朋友在喝茶前,都有怕伤胃的顾虑。

到底茶汤里会有哪些物质,会对人体的胃部造成刺激呢?

这需要从茶叶的基础物质组成说起。

茶叶内可溶于水的物质,包括了三大类:茶氨酸、咖啡碱、茶多酚。

茶氨酸滋味清甜,鲜爽,是人体重要的氨基酸补充剂。

对茶叶而言,茶氨酸是宝贵的养分物质,整体含量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咖啡碱和茶多酚,主苦涩味,它们需要辩证的看待。

经查证资料,咖啡碱是一种生物碱。存在于茶叶、咖啡和可可中。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的兴奋剂,因此具有提神的作用,在医药上可用作心脏和呼吸兴奋剂,是利尿合剂的成分之一。它还是重要的解热镇痛剂,是复方阿司匹林和氨非加的主要成分之一。

咖啡碱可以提神,也会导致人体失眠。

同时在过量喝茶,空腹喝浓茶的情况下,过量摄入咖啡碱,对中枢神经造成过多的兴奋,会引起醉茶现象。

当醉茶现象发生时,容易出现浑身乏力、头晕、胃不舒服、饥饿感强、甚至是想吐等情况。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滋味苦涩。

资料显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是儿茶素及其衍生物,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防辐射、抑菌抑酶等多种生理活性。

然而,茶多酚可以消炎抗菌,同时也会对人体的胃壁造成刺激。

茶汤内的茶多酚/茶鞣,容易造成人体的胃部收缩,摄入过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胃痛、刮胃、胃部难受等情况。

茶多酚本身是浅色或者近乎白色,而它的提取物因为氧化的关系呈现为砖红色。

六大茶类的划分,要以茶多酚的氧化程度为指标。茶多酚在氧化的过程中,会依次生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物质。

不发酵的绿茶,茶多酚保留相对完整,含量占其质量的15%-30%,呈现出绿叶绿汤的特色。

而发酵程度较高的红茶、熟普等,不论是干茶或者汤色,都远远比绿茶深出不少。

从健康喝茶的角度看,如果担心喝茶伤胃,那么建议是喝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少的,苦涩味不重的茶汤。

《3》

茶叶的第一冲,茶多酚、咖啡碱会偏高吗?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看泡茶方法。

一、闷泡出来的第一道茶汤,苦涩味重。

浙大的王教授讲过,茶叶如果闷泡,前1.5分钟里闷出来的是大量咖啡碱。

所以,王教授建议,若是痛风病人要喝茶,最好先闷1.5分钟,把咖啡碱大量闷出来,然后把第一冲充满了咖啡碱的茶汤,全部倒掉。

长时间的闷泡,会加促茶汤内的茶多酚和咖啡碱释放。

如果是脾胃不好,特别是每逢喝茶必胃疼的朋友,泡茶要注意两点。

首先是不要闷泡,特别是内质丰富的好茶千万别直接闷着喝。

再则是闷出来的第一道茶汤,最好不喝。

以免得,茶汤内的苦涩物质会对肠胃造成过多的刺激和负担,造成胃痛等不适。

不过,按照王教授的建议,这样喝茶虽然能避免喝到苦涩味。但难免会浪费好茶的香气和滋味。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快出水泡茶。

既能兼顾健康喝茶,又能完整的感受好茶的曼妙香气与滋味。

二、投茶太多,泡得太浓的茶,苦涩味重。

俗话讲,温茶淡饮更养人。

泡茶喝茶时,如果担心喝茶伤胃。

那么,浓茶肯定是要避免的。

但凡是一杯浅咖色或深红色,汤色浓重,滋味浓酽的茶汤,那它不论是不是第一冲,都不建议直接饮用。

要不然,浓茶喝进胃里,肯定会造成过分的刺激。

泡茶时,为了避免茶汤泡太浓,除了不能将茶叶长时间闷泡外,还要留意投茶量。

投茶量太多,不仅会导致茶汤易浓,还很浪费茶叶。

三、低水温泡茶,茶汤内苦涩味不重。

泡茶时,茶叶内的咖啡碱的溶出速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在高温下溶出速度很快。而在60度以下的溶出量比较少。

而茶多酚的溶出也会受到温度的直接影响,它在各温度下都能溶出,温度越高,溶出速度更快。

提供鲜爽风味的茶氨酸,在各个温度下都能溶出。高水温低水温都能高效释放。

从这点看,不少茶友在平时泡茶喝茶时,为了避免茶汤内的苦涩味太重。

所以喜欢用冷泡的方式泡茶,避免茶多酚、咖啡碱的过量浸出。

其实,从对胃的呵护看,这样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一方面,冷泡无法释放好茶的深层次滋味。另一方面,冷茶伤胃。

特别是脾胃不好的朋友,直接饮入几杯冷茶,因为温度过低,也会对胃壁造成刺激。

故而,用冷水泡出来的第一道茶汤,虽然苦涩味含量不高,但并不值得提倡!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担心喝茶伤胃,是否第一道茶汤不重要,重要的是茶汤别太浓。

特别是脾胃本身不好的朋友,喝淡一点的茶对身体更好!

《4》

胃不好的人,适合喝哪一种茶?

答曰,苦涩味不高的茶。

再具体的说来,是发酵程度比较高的茶,茶氨酸含量丰富的茶。

茶叶的发酵,和生物学上的发酵不是同一概念。

生物学专业术语上的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生长把食物中的一些成分转化为其它成分。

酸菜的发酵,是把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和醋酸。

酿酒的发酵,将碳水化合物转化成酒精。

而茶叶的加工中,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的发酵,都不需要微生物的参与。

它们的发酵是由茶多酚的不同氧化程度(红茶等),以及鲜叶本身的酶物质反应导致(白茶萎凋)的。

胃不好的朋友,适合喝发酵程度高的茶。

以全发酵的红茶为例,红茶内部的茶多酚主要以茶黄素的形式存在,茶黄素能与咖啡碱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复合物,使得它们产生“苦涩味”的效率降低。

因而,发酵程度高的红茶,不仅本身的茶多酚含量减少,并且多酚类物质对胃部的刺激性也减弱了。喝红茶不容易对胃部造成过分的刺激。

除了喝发酵程度高的茶叶外,胃不好的人还可以喝茶氨酸含量高的白茶,特别是经过多年陈化的老白茶。

白茶的加工过程中,不揉捻,不杀青,茶叶天然原味保留丰富。

特别是茶氨酸的含量,遥遥领先于一众茶叶。

茶氨酸可以提供清甜、鲜爽的风味,对苦涩味的掩盖能力强。

另外,白茶因为茶叶内部的活性物质保留完整,可以长期保存。

白茶经过长期陈化后,经历不低于三年的时间陈化后,可以存成老白茶。

风味甘醇,汤感醇厚的老白茶是养生茶常选,大众皆宜。

伴随白茶的不断陈化,茶多酚的数量相应减少,生成了新的风味物质。

性味温和的老白茶,对胃部的刺激极弱,脾胃不好的朋友可以担心喝。

总而之,对胃不好的朋友而言,茶叶的第一冲要不要喝,要看具体的情况。

担心喝茶伤胃,选对正确的喝茶方式,以及适合自己的好茶,才最关键!

《5》

连续闷热了几天,南风熏得人慵懒。

燥热的季节,喝茶可以清心火。

“茶”字最早出自《尔雅.释木》:槚,苦荼(原来的“茶”字)也。”

另外,茶的古称还有詑、茗等。

茶,源自天然,是健康的饮品。

选择适合自己的好茶,不会对身体不利。

如果是脾胃不好,担心喝了茶后胃会不舒服。

那除了要注意喝茶方法,不喝浓茶,不空腹喝茶,不喝冷茶之外。

更主要的是,喝茶多酚、咖啡碱含量低,苦涩味不重的茶。

喝鲜醇甘爽,喝养分丰富的好茶。

选对了品质放心的好茶,第一冲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喝!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如果觉得《胃不好的人 茶叶的第一泡茶要不要喝(村姑陈为你解开谜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