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张良是如何做到功成事遂身退的

2023-05-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8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众所周知,中国的古代史非常精彩,众多英雄人物辈出,众多精彩的桥段接连上演,那么我们就逃不开秦末汉初时的各路诸侯混战,相互征伐,一路达到了秦朝都城咸阳呢?对,那个人就是刘邦。自此之后,刘邦和项羽的争权之战就开始上演。大家也都知道,最后是刘邦夺取了最后的胜利,项羽自刎而亡。那么,促使刘邦成就一番帝业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这番霸业的成就,离不开刘邦背后的谋士张良。

汉初杰士,谋略滔天

张良是秦末汉初刘邦手下的一位重要的谋臣,也是创立西汉王朝的重要开国之臣,也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谋略家。他在汉朝创立的初期,与萧何还有韩信并称汉初三杰,名声位居首位。

▲汉初三杰之二

众所周知,在刘邦与项羽争权过程中,有一场著名的宴会,那就是项羽邀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史称鸿门宴。而刘邦能够得以在鸿门宴上巧妙逃脱,离不开张良在背后的谋划。张良劝刘邦保持谦逊谦卑的态度,向项羽示弱,而背后偷偷地保存着自己的实力,静候时机与项羽展开决一死战,并且在。鸿门宴之前,张良与项羽的季父项伯也是沟通了许久,两人合谋使得刘邦得以虎口逃生。可以说,没有张良就没有刘邦,鸿门宴上,张良可以说是救了刘邦一命。

正是因为凭借着张良出色的谋略和策划,使刘邦在战略上和政治上夺取了优势地位,使项羽频频对刘邦进行了误判,丧失了剿杀刘邦的最好时机。而张良也是协助了刘邦赢得了与项羽的争权之战,创立了西汉王朝。并且在此后协助刘盈成为下一届西汉皇帝,并且也是被吕后封为了留侯,霎时间,张良权势滔天,位极人臣。

▲楚汉之争示意图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张良不但在政治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生活上也是享尽了荣华富贵。

汉高祖刘邦也是对张良频频称赞,认为自己虽然能够运筹帷幄,掌握千军万马,但是具体的作战计划和背后的谋略筹划,刘邦承认自己不如张良。

张良巧遇黄石公,领略《太公兵法》

话说有这么一天,张良散步恰巧走到沂水圯的石桥旁边,张良猛地看见一个穿着粗布织的衣服,袍子很短的,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头。然而当时张良还是年华正茂,风度翩翩,是一个毛头小子。

这位老人漫不经心的走到张良的旁边,他居然把鞋子脱下,然后扔到了桥洞底下,并且澳门的向张良说,“臭小子,下去桥洞,帮我把鞋捡上来”。

▲黄石公石像

老人的这一奇怪举动,令张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张良还是强忍住心中的怒火,和和气气地将老人的鞋捡了上来。而老人背后的原因,张良这时还不知道。如果张良知道老人最后会送他一本兵家奇书,那么张良可能就没有心中的那个火气。

张良在捡了鞋子上来之后,老人又很傲慢的向张良说道,“臭小子,把鞋给我穿上”。说罢就抬起了他那肮脏污秽的脚丫,示意着张良把鞋给他穿上。

▲张良捡鞋穿鞋

到了这个时候,张良真是忍无可忍,真想一拳打死这个老头,“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凭什么让我伺候他?”我估计张良此刻的心里就是这幅场景。但是张良此时的境遇也是非常凄惨,吃也吃不上,穿也穿不上,漂泊了许久,经历了社会上的种种磨难,所以张良这时候还是保持了极大的忍耐,强压住了心中的怒火,在老头面前跪了下来,缓缓的慢慢的把老头的鞋给他穿上。

这时候老头真是不识趣,他不但没有感谢张良,反而哈哈大笑,像是嘲笑张良一般转头就走。张良十分愕然,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老头就已经消失在他的视野之中。

只听见远方一句,“孺子可教也,小子,你如果还想得到更进一步的教诲,你就五天之后和我再次在这个桥头相会,我会给你一件好东西。”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张良首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才才幡然醒悟,心想,“哦,原来老头想要给我东西。” 而此刻的张良因为仕途不顺,境遇糟糕,在家里呆着也是闲来无事,在家里也是没事可做,便答应了老头这个条件,准备五日之后赴约。

在第五天的时候,公鸡刚刚打了鸣,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张良从家里一路小跑来到了桥上。

谁知道那个老头提前来到了桥上,张良远远地就看见了老头在桥上等着他。老头见到张良才来怒斥道,”都与我都约定好了为,为何现在才来,你已经误了半个时辰,你回家吧,五天之后再来见我。”

说罢就头也不回地走开了,结果第二次张良还是没有及时的赶到,还是被老头训斥了一顿,约他五日之后再见。

第三次,张良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大半夜就在桥上打地铺等着。毫无疑问的是,第三次,张良肯定见到了这个老头。张良在第三次的时候早就看出了这个老头不是平常人,感觉对方一定是一个大人物,说话有威仪,并不像是凡夫俗子。

最后,张良也是成功通过了老人的数次考验。张良隐忍的精神感动了老人,老人送他了一本书,说:“你拿着这本书,十年之后天下肯定会大乱,你就可以用此书上的知识来安邦定国,13年后,你功成名就之后,桥边的古城山下有一块黄色的石头,那就是我。”

说完这句话,老人就扬长而去,哈哈大笑。我们在此后也知道了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秦末,汉初的隐士叫做黄石公。

▲《太公兵法》

张良欣喜若狂,感觉自己得到了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张良打开书一看,书上赫赫印着四个大字——《太公兵法》。当然,这不是黄石公的唯一著作,黄石公还有另一个著作,叫做《素书》。

果然,13年后,张良功成名就,跟着刘邦来到了古城山下,看见了一块黄色的石头,张良就用昂贵的丝绸像宝贝一样把它包了起来,并为他建立了专门的祠堂,每日烧香念佛供奉起来,直到张良离开人世,这块黄色的石头也没有与张良分开。

▲围攻咸阳

张良力劝刘邦隐其锋芒

攻破了秦朝的军队,刘邦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秦朝的都城咸阳。刘邦的部下看见了豪华的宫殿和貌美如花的宫女,还有数不尽的奇珍异宝,大脑里一片空白,只想着如何把这些东西全部据为己有。

就连刘邦自己都沉迷其中,想要取代秦二世,称王称帝。仿佛这一刻,整个天下都是刘邦一个人的了。

▲张良上朝

武将樊哙在这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刘邦直言进谏,骂刘邦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要做剥削人民的新地主。可是这时的刘邦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不听樊哙的直言进谏,而刘邦手下的一批仁人志士也是对这种情况感到非常的痛心。

在关键时刻,还是得看我们的第一谋士张良。张良平和地向刘邦分析了其中的厉害,对刘邦说道,秦始皇就做了很多不利于人民的事情,让人心丧失,最后丢掉了秦王朝。所以,正是因为秦始皇暴虐无道,您才能成功地、顺利地进入了他的首都咸阳。您现在已经为天下人铲除了弊端,清除了祸害,您就应该像天下老百姓一样,穿粗衣,吃粗食,表示自己的与民同乐。然而,我们的军队才刚刚进入秦朝的首都,您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将秦始皇的一切宝物和美色收入囊中,这不就是跟秦始皇没有什么两样吗?您应该接受这些人的劝诫,收敛锋芒,免得落得像秦始皇一个下场

张良的这首红白脸,软硬兼施的手段,果然刺痛了刘邦脆弱的内心。刘邦立马下令全军将士按兵不动,谁都不允许抢夺咸阳城内的任何东西,违令者,斩立决。刘邦还采纳了张良的诸多建议,召集了咸阳各地的父老乡亲、英雄豪杰,与他们约法三章,不允许自己的军队杀人越货,或是抢夺民众的财产。一旦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斩立决。

而后,刘邦还废除了秦朝的一切严苛的刑罚法律,制定了新的宽松的立法,还向沈阳城内的人民不高,一旦有发现暴力的行为,马上就可以向军事将领揭发,不要恐慌。

果不其然,这样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一致欢迎。咸阳城内的人民争相恐后的向刘邦大军贡献食物,还有衣服,以表示投诚之意。刘邦这时又展开了收拢人心的行动,又命令将士们不允许接受,并散播出去这样的话语:我们的军队不接受老百姓的一切粮食,我们自己都有,不要让老百姓们破费。

▲ 刘邦约法三章

咸阳城内的人民听到了这番话语,更加拥护刘邦称王称帝。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刘邦奉行黄老之学,知道激流勇退的道理,他不贪恋权势,晚年也是性情中人,云游四海。

西汉建立的初期,大肆封官进爵,汉高祖刘邦当然是大大奖赏了张良。封地赐官,各种奖赏向张良袭来,但是张良一并辞让,并且请求刘邦把自己封到和刘邦相遇的地方,刘邦这才把他封为了留侯。

那么张良为什么这样做呢?明明是可以得到众多的赏赐,更进一步,自己享受不完,还可以给后代享受,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然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只有张良一个人才知道。

汉朝的政权已经建立,自己的政治目标已经达成,而自己也是位列人臣,封官进爵,一生的人生目标已经到达了极点,应该知道满足。而自己又体弱多病,时日无多,留在朝中也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特别是韩信事件的爆发,使得张良更加坚定了激流勇退的想法。

张良的内心,一方面是怕既得利益的丧失,自己打下的江山又会被别人重新夺回去,也是怕韩信等开国功臣的悲惨结局也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张良自己请求辞官回乡,不理朝政,专心修道写书,研究黄老的学问,想要成为一代隐士。

而作为刘邦的妻子,吕后特别感谢张良为汉王朝所做出的贡献,力劝张良不要自己苦了自己。张良最后还是没有像自己计划的一样修仙得道,而是听从了吕后的劝告,在人间烟火中度过了他的余生。

▲张良画像

结语

在前186年,张良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满朝文武得知了这个消息,无不涕泗横流,怀念曾经一同共事的同仁。吕后听见这个消息,也是即刻昏倒,汉高祖刘邦也是大吃一惊,刘邦给予他的谥号为文成侯。

根据传说得知,在刘邦平定了天下之后,张良有一次寻访他的恩师黄石公所在的通城县。而张良在通城县的一座名为张氏山的地方,寻得了一处风景宜人的好地方,并在此隐居了下来,为此修建了一处道观,名为良山,在道观的旁边创立了一所书院,自己当授课老师,教授当地孩子古文汉语。

张良的一生可谓是前半生坎坷,后半生飞黄腾达。张良给予我们做人的道理,就是万事不要做到极点,张弛有度,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不要过于展现自己的锋芒,而要学会谦卑。

如果觉得《张良是如何做到功成事遂身退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