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吸氧对身体好吗(这才是吸氧的正确方式)

2023-05-20 分类:养生资讯

吸氧对很多人并不陌生。孕妇可以吸氧、手术病人可以吸氧、年老体弱的慢性病人可以吸氧、运动员可以吸氧……,很多情况都可以吸氧。

显而易见的,吸氧好处多多。比如,脑力劳动者,由于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极易造成大脑缺氧,出现头昏胸闷、疲惫嗜睡、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时候科学地进行吸氧,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症状。

另外,很多老年人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或脑血管疾病,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吸氧治疗。

但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氧是越多吸越好吗?

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是模棱两可的,因此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吸氧以及吸氧的正确方式有哪些?

有一些基础概念需要我们先了解一下:

氧气是人体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当机体供氧不足时,病人可出现烦躁不安、鼻翼煽动、末梢紫绀、脉搏加速等症状,吸氧是通过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进而提高肺泡内氧浓度或氧分压,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弥补病理情况下氧气需要量的增加。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以下情况是适合吸氧的:

1.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呼吸困难时,可以考虑吸氧。如,肺炎、肺水肿、肺气肿、支气管哮喘。

2.严重心血管疾病不能耐受或者急性发作时,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梗、心衰等。

3.脑血管意外的昏迷病人,由于呼吸中枢受损或者需要高浓度氧治疗的病人是需要吸氧的。

4.大手术前后、大出血休克及麻醉中或者麻醉苏醒后的病人也是需要吸氧的

5.各种原因导致血液携氧能力障碍或者组织利用氧能力下降,如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酸碱失衡等。

下面再谈一个吸氧浓度的问题。应该吸多高浓度的氧?

可以说,吸氧浓度才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尽管我们感觉不到,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吸着氧。空气当中的氧浓度为21%,也就是说,只要呼吸就是在吸氧。只不过这个浓度的氧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而不具备明显的治疗价值而已。

一般认为,低于25%的氧浓度无治疗价值。因为,若想获得吸氧效果,就要吸25%或者以上的氧。以鼻导管为例:计算公式为21%+4*每分钟吸氧的升数为最后的吸氧浓度。也就是说1.25L/min以下的吸氧几乎没有治疗价值。

是不是越高越好呢?不是得,当氧浓度高于70%,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就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因此,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大部分缺氧病人给氧的氧流量以2~4升/分钟为宜。根据公式计算,氧浓度可达29—37%

病情危重、急性缺氧者,可以高流量给氧4~6L/min。这样的氧浓度可以达到37~45%,但时间不宜超过15-30分钟,必要时每隔15-30分钟再用。因为这种病人呼吸中枢对体内二氧化碳潴留的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主要靠缺氧氧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的化学感受器,通过反射维持呼吸。如果给患者高流量吸氧,缺氧状态解除,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减弱或消失,可使呼吸暂停,从而危及生命。

特别提醒一点:吸氧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内吸氧,以免发生危险。如果条件不具备,必须在家吸氧的情况,需要用专业的吸氧设备。

如果觉得《吸氧对身体好吗(这才是吸氧的正确方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