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散文|宅家静思(修身养性)

2023-05-20 分类:养生资讯

原创:谭文革

年少时,我读过香港作家梁羽生、古龙和金庸等人的多本武侠小说。小说中大多有个故事情节,当某主角的武功还未达到却必须达到某个境界时,往往会暂时消失一段时间,去某山洞或山顶静心修炼,之后必有所成。

那时我只是粗浅的明白这个道理,即要想让功夫长进,就必须潜心的修炼。人到中年,尤其过了天命之年后,我才有了切身体会,深刻明白了这个道理。任何功夫都靠努力修炼,人生境界也靠长期修炼。

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君子修身养性,有两个要诀,一靠个“静”字,二靠个“俭”字。

在喧嚣的社会和浮躁的时代,想静下来心来是很难的,因为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尘世,可以与世无争,却无法与世隔绝。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远离喧嚣,减少内心的浮躁。

说到这方面,东晋陶渊明的良好心态可供我们学习。他在第五首《饮酒》诗中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虽然身处闹市,但不觉得喧嚣,为什么呢?因为内心很宁静。

所以说,关键还在于人的内心。明代圣人王阳明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其实,人人都有自己的定盘针,那定盘针就是宁静、淡定、坚强的心。然而,有的人能宁静其心,有的人却不能。

因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从去年大年三十至今,全国绝大多数的人都宅在家里,以家庭为单位在相对狭窄的空间内自觉隔离,以防控疫情的蔓延。

持续时间已有一个多月了。这个期间,有的人很烦闷,渴望外出到处转转,也有的人或想或已结伴而行,去旅游,去聚餐,去品茶或其他活动,这些都不妥。而我,乐于宅在家里,读书思考,修身养性。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这个多月来,我对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很有兴趣,每天都读一读,用心思考和感悟,似乎明白了许多道理。万事万物蕴含的哲理确实不外于吾心,只有内心宁静、淡定怡然,才能看透这纷繁尘世,看淡名利得失。

凝神静思也罢,修身养性也罢,关键在于养心。那我如何养心呢?无它,还是多年来的老习惯,我坚持每天读两小时书,写一两篇散文。读书养心,写作也养心。此外,我还每天闲庭信步两小时左右,一边散步,一边遐思。坐下休息时,我就品品茶、聊聊天或找点其它乐子。

有人说,每天读书写作是很累人的。对此,我要引用王阳明先生的一句哲言来回答:“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宅家月余,正是静心思索、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好时光。

(写于2020年2月28日)

如果觉得《散文|宅家静思(修身养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