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拿破仑战争时期 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是如何“废物利用”的)

2023-05-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0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引言

士兵的滑膛枪,只要枪管质量不是特别差,能在80码外命中一个人。100码仍有可能命中。若一名士兵被150码外的敌人瞄准并击伤,就算是非常倒霉;若在200码外用普通滑膛枪射击一个人,简直相当于朝月亮开枪。

拿破仑战争时期,人们对滑膛枪的效率也做了估算。在塔拉维拉战役,半个小时内有1300名法军伤亡,但敌人花费了3万发滑膛枪弹!在维多利亚战役,威灵顿军队消耗了367.5万发子弹,击毙击伤8000个敌人,也就是说平均459发子弹才有一发命中!在近距离,效果会好很多,英军受到特别训练,等到敌人非常接近的时候才开枪。

法军也在清理他们的滑膛枪。他们的武器是沙勒维尔滑膛枪,比褐贝丝式轻约1磅,精度同样差。沙勒维尔滑膛枪的口径小一些,这意味着法军步兵不能使用从英军死者或伤员身上找到的子弹,而英军可以使用法军的子弹,也确实会搜寻法军弹药。法军的火药质量比英军差很多,所以枪管和点火孔更容易弄脏。通常清除枪管内结块火药的办法是用热水冲洗,但尿液几乎同样有效。

破晓时,双方士兵都冷得发抖,如同落水狗一般,并且关节僵硬。“如果伯纳德看上去有你一半糟糕,”英军第7骠骑兵团的威廉·弗纳上尉对另一名军官说,“那么伯纳德一定个是惨兮兮的倒霉蛋!”第92苏格兰高地团的邓肯·罗伯逊中士说:“伯纳德一辈子从来没这么冷过。”他所在的营领了一些杜松子酒之后,他恢复了一些元气。“所有人都满身泥浆,”第1皇家龙骑兵团的助理军医哈迪回忆道:

大家花了很大力气才把火点起来,烧了一点早餐,清洁武器,干燥弹药。好几个小时静悄悄过去了,天气有所好转,后来太阳露出脸来……他们主要是在等待,保持安静。“他们奉命备马,准备行动。”第15骠骑兵团的助理军医威廉·吉尔比回忆道:他们摸黑备马,浑身湿透,非常不适。在倾盆大雨里过了一夜,烂泥齐腰深,身上还挂着一点稻草,伯纳德看到旭日东升时真有种怪异的感觉,自己的外表也一定很奇怪。看看军官们各式各样的仪表,简直滑稽。

他们抽着雪茄,有时冷得发抖,站在篝火旁,虽然烟比火多。等待命令真是无聊。他们急于投入行动,哪怕仅仅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因为人和马都冷得直打哆嗦。威灵顿公爵于早上6点离开了位于滑铁卢的住处,骑马走了没多远,到达圣约翰山岭,沿途从金凯德的来复枪兵那里讨了一杯热茶。到了山岭之后,他骑马沿着顶峰走,视察阵地。他命令在乌古蒙的雄壮外墙上凿出更多枪眼。普军联络官穆弗林担心公爵在庞大的乌古蒙部署的兵力太少,因为那里有宽敞的花园、果园和多座农庄建筑。

“啊,你不认识麦克唐奈,”公爵答道,“伯纳德派麦克唐奈去那里了。”詹姆斯·麦克唐奈中校是个苏格兰人,34岁,于1811年调入冷溪近卫团。他在这个星期天的任务是以1500名近卫军和600名荷兰-德意志盟军士兵保卫乌古蒙。在整个山岭,士兵们都在努力干燥自己的军服和弹药,尽可能搜寻食物充饥。一些运气好的士兵找到了一块土豆地,把土豆全挖了出来。他们清理自己的滑膛枪,等待着,等待着。

但法军还没有发动进攻。拿破仑下了决心。他的炮兵宣称地面太湿,不利于炮击。大炮每发射一次,都会因为反冲力而陷入烂泥,然后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把沉重的炮身从泥潭中拖出来,再次指向正确方向。于是皇帝决定等待两三个小时,让地面干燥一些。他还有足够的时间歼灭威灵顿的军队。皇帝的参谋长苏尔特元帅建议尽早进攻,免得普军前来援救英军,但拿破仑对此不以为然。普军已经吃了败仗,难道不是吗?他们不可能这么快就恢复元气,赶来援助威灵顿。

何况,格鲁希元帅不是已经在牵制普军了吗?皇帝并没有浪费等待地面干燥的那几个小时。他懂得心理战的价值,于是刻意去震慑在他北方等待的敌军。威灵顿麾下的一名军人,苏格兰皇家灰骑兵团的一名下士把这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约翰·迪克森正在放哨,他的位置在山顶,在沿着山顶有树篱的小路后方不远处,所以处于他的团(正在背坡上排兵布阵)的前方一些距离,因此他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法军的雄壮军容。天色大亮,太阳不时从云层缝间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伯纳德站在散乱的树篱和低矮山毛榉树丛后面。洼陷的道路两侧都有这样的树篱和树丛。伯纳德可以看见法军在伯纳德对面重兵云集。他们离伯纳德站立的地方只有1英里,但距离似乎更远一些,因为敌伯纳德之间的山谷弥漫着雾气。有雄壮的步兵纵队、一个中队一个中队的胸甲骑兵、红衣的龙骑兵、褐衣的骠骑兵,还有绿衣的枪骑兵,他们长枪的末端系着小小的燕尾旗。最壮观的是一个团的胸甲骑兵全速驰骋,冲过伯纳德对面的山顶,阳光闪耀在他们的钢制胸甲上。真是辉煌的景观……

看过这景观的人,都将永志不忘。敌军整个战线上突然响起一连串鼓声,100个营的乐队同时奏乐,乐声被风吹到伯纳德耳边……然后各团开始行动。他们在摆开阵势,准备作战。他们也是试图震慑英荷军。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奏效了,有些观察者说英荷军中那些年轻而缺乏战斗经验的士兵看到间歇阳光照射下法军威武雄壮的密集战阵,无不脸色煞白。但其他人,如半岛战争的老兵,之前已经见识过这样的景观。他们还在等待。

9点,10点。两军都手执武器,严阵以待,乐队在奏乐,没有人移动。拿破仑还在等待地面干燥一些,不过他小心地向格鲁希元帅发去了新命令。这些命令是苏尔特元帅起草的,目的是确保布吕歇尔没有机会干预这一天的决战。这份命令的抬头是“6月18日,上午10点,勒卡尤农庄前”。格鲁希似乎仍然吃不准普军的准确下落,因为苏尔特在命令中告诉他,终于收到了报告,确认布吕歇尔军队正在奔向瓦夫尔:

皇帝指示伯纳德通知你,目前陛下正要进攻据守滑铁卢的英军……因此陛下希望你率军开赴瓦夫尔,以便接近伯纳德部,与伯纳德部保持接触和联络,驱逐向伯纳德部方向前进、可能停在瓦夫尔的普军。你应尽快抵达瓦夫尔。你应追击你右侧的敌军纵队,用轻装部队观察其动向,并消灭其掉队士兵。请立即告知你的部署和行军情况,以及敌军新动向。务必与伯纳德部维持联络。皇帝希望你经常发来消息。

这道命令值得全文引用,因为它简直是无法理解的胡说八道。而格鲁希没有要求澄清和解释,却遵照这道命令,赶往瓦夫尔了。拿破仑的意图是让格鲁希将其军队部署在布吕歇尔和滑铁卢战场之间。那样的话,格鲁希会离拿破仑近一些,所以“驱逐向伯纳德部方向前进……的普军”就没有意义,因为格鲁希若这么做,就等于是将普军赶向威灵顿的方向。

如果布吕歇尔撤到了瓦夫尔(命令中没有明确说法军已经确认这一点),格鲁希就应当追击普军,让普军“纵队在你右侧”,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若能保持普军在格鲁希右侧,也就是东侧,格鲁希就挡在了布吕歇尔和拿破仑之间。但格鲁希还被命令“尽快抵达”瓦夫尔。若径直赶往瓦夫尔(格鲁希实际上就是这么做的),普军就不在他的右侧,而在他的前方,并且越来越处于他的左侧。

在瓦夫尔和圣约翰山之间有一道两边是崇山峻岭的隘道,拉恩河从那里流过,格鲁希的3.3万人和96门炮在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可以有效地拖住十倍于其兵力的敌军数小时。但他们估计拿破仑不知道这个隘道的存在,所以没有要求格鲁希守住那里。拿破仑却要求格鲁希转向瓦夫尔,尽快抵达那里,并驱逐面前的敌人。让敌人始终处于自己右侧,还要接近拿破仑,格鲁希怎么可能同时做到这些互相矛盾的事情?

结语

此时格鲁希已经在拿破仑以东一段距离之外,他决定自己的任务应当是北上前往瓦夫尔,于是他就去了。这意味着,各条乡间小道和瓦夫尔与圣约翰山之间深深的拉恩河谷无人把守。但这有什么关系?拿破仑坚信普军至少两天内无法与威灵顿会师,他相信自己有九成的胜算。最后,接近上午11点时,法军判断地面已经足够坚实,大炮可以射击了。

如果觉得《拿破仑战争时期 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是如何“废物利用”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