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天然矿泉水烧开后出现白色沉淀物(喝了对人体有害吗)

2023-05-21 分类:养生资讯

摘要:地川小Q深岩矿泉水安全小课堂开讲啦!一些天然矿泉水烧开后会发现有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到底是什么?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软饮行业规模5786亿元,其中瓶装水为1999亿元,占比34.6%,而天然矿泉水居瓶装水品类第二位,其市场规模已经逐渐扩大,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在健康饮水上更青睐选择天然矿泉水。

但在天然矿泉水饮用过程中,很多消费者发现天然矿泉水烧开后会有一些白色沉淀物出现。对此消费者抱有诸多担忧:“这些白色沉淀物是什么?是不是喝了后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矿泉水烧开后有白色沉淀物和漂浮物?真相揭晓原来属正常现象

众所周知,天然矿泉水中含有天然矿物质。天然矿泉水在加热高温或煮沸的情况下,水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会重新结晶形成碳酸钙、碳酸镁等肉眼可见的白色物质浮在水面上,实验证明体内的胃酸可溶解这些白色物质,同时还能够补充钙、镁元素。碳酸钙是人体的重要钙源之一,在人体内的留存率达34%,高于其它钙剂,是价廉物美的补钙剂。

而且,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18文件在“感官指标要求”中也特别规定,肉眼可见物允许有少量的天然矿物盐沉淀,属于正常现象,可以放心饮用。

那么又有人会产生新的疑问,天然矿泉水里的钙含量如此之高,是不是喝多了会产生结石?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就得先了解结石形成的原因。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职业与结石的形成相关,人体之所以产生结石,主要是草酸类食物、酸性饮料摄入过多,体内水分通过汗液排出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晶体物质在泌尿系统异常聚积,就会形成结石,而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

相关专家学者曾指出:饮用天然矿泉水可以使尿量增加,减少结石的发生风险;水中的矿物质能稀释血液,降低血中有害物质浓度,保护肝脏,促进胆汁引流,预防胆系结石发生。所以常饮天然矿泉水非但不会引起结石,反而会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天然矿泉水可以作为日常饮用水放心饮用。这里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天然矿泉水建议常温直接饮用,可以更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除了直接饮用外,天然矿泉水也可以作为制作咖啡、奶茶、果茶等饮品的原料,为身体补充天然矿物质的同时更增添风味。

地川小Q深岩矿泉水含多种天然矿物质,获多项权威认证

天然矿泉水含有一定矿物质,一直以来以水质稳定、健康、天然、营养、安全等特征,是国际公认的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饮用水。而天然矿泉水是地下水与储水岩层经过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长期接触,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相互作用,岩层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由此可见,矿泉水的品质与地下岩石息息相关。中国资深矿泉水专家安可士曾说过:“好的矿泉水不是比山,也不是比规模;而是比水源、比地下岩石性质。好岩石才能出好矿泉水。”

市面上一般天然矿泉水大多由普通的玄武岩、花岗岩等岩层孕育而出。而深岩矿泉水一般由地下更深层的珍稀岩石孕育而成,水源也因此远离地表污染与外界零接触,水中矿物质更均衡稳定、天然安全、矿物质含量较高,珍贵性不言而喻。因此,深岩矿泉水优于一般天然矿泉水,是位于饮用水等级标准金字塔顶端的存在。

高端桶装水新贵品牌地川小Q,在遍寻全国水源地后,在罗浮山脉东边山麓地下200多米找到了宝藏级珍稀钙硅质角岩所孕育的深岩好矿泉。其水源更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优质矿泉水源”和“5A级优质矿泉水”认证。据检测显示,地川小Q深岩矿泉水的偏硅酸含量较高、低钠低矿化度,是天然弱碱性的偏硅酸型天然矿泉水,长期饮用有助于改善人体酸碱平衡。而且地川小Q深岩矿泉水是高活性小分子水,更利于机体吸收。

随着饮水需求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天然矿泉水的水质也有了更高要求。优于一般天然矿泉水的深岩矿泉水逐渐走近人们视野,凭借珍稀矿物质含量和高营养价值、更安全、更健康优势,深岩矿泉水成为了高品质家庭饮水优选。我们可以看到,地川小Q深岩矿泉水的面市,不仅为健康饮水带来了新选择,更有望成为下一轮饮用水消费升级的引领者。

如果觉得《天然矿泉水烧开后出现白色沉淀物(喝了对人体有害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