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康健园|听障儿康复任重而道远

2023-05-2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指出,目前全球1/5的人群听力遭受损伤,重度及以上听损程度的人群已超过6050万人。对于听损人士来说,听到并听清声音是首要诉求。听损对于儿童而言,将直接影响言语的发育和发展,导致社交、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的变化。

有耳朵就能听到声音吗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约有1‰-3‰的新生儿出生即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这是一个相当高发的先天性残疾。有时是一侧耳,更多的是双侧耳。导致出生听力障碍的原因众多,遗传、怀孕期病毒感染、出生高危黄疸、发育畸形等。其中超过80%的听力障碍发生的部位在耳内类似蜗牛状的内耳耳蜗的听觉毛细胞。

人类听觉系统的复杂精妙程度令人叹服,截至目前仍有很多未解之谜。已明确的是,人类特有的次级听力中枢专司声音信号的重新解码。而听觉通路的完整性和出生后大量的言语信号刺激是次级听觉中枢持续发育的关键。

罹患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或幼儿,由于不同程度缺失了对有声世界中种种声音的接受能力、编码能力,无法向高级听觉中枢输送正常的声音信号,或输送量与正常相比不足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无法产生有实际意义的神经突触联系、神经网络联系,本该是枝繁叶茂的次级听觉中枢就如同一片沙漠,寸草不生。世界对患儿而言是无声的。

康复的“三早”原则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标准,听障可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极重度等五个级别。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能力,口语理解力、语法能力、交流能力都明显落后,由此产生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阻碍未来的学业与就业。中国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专业委员会科普工作组副组长田宏斌博士表示,由于听觉通路神经发育的明显时间特性,“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三早原则是听障儿童康复的关键。

早发现是针对新生儿开展的听力筛查。早干预是针对明确诊断的听力障碍,尽早开展助听器等技术的应用,最大程度利用听觉发育的高速阶段、黄金阶段刺激听觉中枢的神经细胞、突触及神经网络的连接。早康复是及早开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助听器代际升级与革新

听障儿童“三早”原则清晰易懂,落地却有相当巨大的挑战。作为干预工具的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的原理不同,助听器是把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压缩成可被残余听觉处理的信息传递到听觉中枢,而人工耳蜗植入则是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刺激毛细胞之上的螺旋神经节,传递到听觉中枢,两种方式均有较大程度的声音失真现象,因此言语习得较正常听力仍有较大差距,这需要专业的听力康复工作者、言语康复工作者、患儿家属、患儿本人都付出巨大的脑力、体力、耐心,才可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研究表明,培养儿童语言发展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与其他人交流对话。这些交流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场景中,无论是在餐桌上,还是在阅读时一起看书,或者是在户外聊天。听障儿童需要利用每一个机会来构建丰富的语言环境,通过语言和对话,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交谈和联系。

先进科技以人为本。峰力美人鱼系列助听器一直是儿童听障领域的领导者。第七代超大功率美人鱼助听器搭载的是全新的PRISM芯片,确保在运算速度和算法上再次得到提升,其中涵盖了升级的声音处理系统、新一代全时声感追踪系统和双轨高频重塑技术,再加上经典大功率双受话器,多维度确保重度、极重度听障人士,特别是听障儿童,随时随地捕捉真实、自然的声音和话质。儿童版智能应用使得大龄儿童能够自主调控助听器,比如进行方向性设置、降噪调节等。

受疫情影响,佩戴口罩、一米社交、线上交流都加剧了听障儿童康复的挑战。听障儿童的康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此呼吁全社会关注听障儿童、理解听障儿童、理解听障儿童家庭、理解听障儿童康复工作,用爱、用科学去帮助他们。

(潘嘉毅)

如果觉得《康健园|听障儿康复任重而道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