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专访新中医的开拓者(青岛颐圣康和药业集团技术总监马培泽)

2023-05-22 分类:养生资讯

“院里的‘潜力股’离职了。”2019年底,在一片诧异中,马培泽向工作了6年的医院提出离职,彼时他是医院备受领导重用的临床与科研双栖型人才。

少年时,耳濡目染;青年时,师从名医;中年时,医途顺遂。老师同事对其评价: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名有天赋的医生、一位有思想的中医。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纯粹的人,一名纯粹的中医。”7月6日,在青岛颐圣康和药业集团总部,马培泽接受了笔者的访谈,此时,他是集团的技术总监,发起创建了集团旗下专注服务于女性的中医生活化连锁管理品牌——百草医坊女子中医。

生于中医世家:

致力于中医理论研究

在小城胶州,马培泽的祖父开了一家中医诊所,因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而远近闻名。受祖父熏陶,马培泽幼时便立志做一名医术高明的中医大夫。

2004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马培泽选择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专业。当时,针灸界领军人物、现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树中教授时任针灸学院院长,“他向我们传授了很多干货,许多疾病都是一针见效,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热情。”

求学期间,马培泽跟随山东省立医院针灸科主任王杰教授学习董氏奇穴针灸学;与亦师亦友的中医奇才刘团辉钻研《伤寒杂病论》、探究中医医理、搜集民间验方、创办慈善门诊;拜孔乐凯教授为师,学习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子宫肌瘤以及许多疑难杂症的诊治方法。

本科毕业之后,一门心思钻研古中医的马培泽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跟随全国名老中医李可学习。在临床实践中,马培泽发现只懂中医是远远不够的,中西医并重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于是在毕业两年后再次入学,考入山东省中医院,师从著名心血管专家戴国华教授,毕业后入职某三甲中医院。

在随李可老中医参加全国经方研讨会时,李老郑重地问了随行的学生一个问题,“如果将来有人给你1000万,让你们转行,你还愿意学中医吗?”

当时的情景,时至今日,马培泽依旧记忆犹新,“我们应该用行动来践行对李老、对中医的承诺。”

躬身入局:

让中医国粹薪火相传

受限于公立医院的运作模式和管理制度,马培泽在2019年底选择了离职,“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实处”。

“百草医坊寄托了我对中医的追求。”百草之名,源于神农尝百草,取继承传统中医学之意;医坊区别于以“堂”命名的传统中医诊所,定位于新中医,传播“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的健康养生理念,希望将发展了上千年的中医药发扬光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马培泽希望,百草医坊能够传承古中医的智慧,并以现代科技辅之,进行二次创新,“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一些东西,就像我们的老祖宗那样”。

“中医不仅是医学,还是哲学、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我一直在倡导中医生活化;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因此我一直倡导中医轻量化和时尚化。”

从走心开始:

把最擅长的事做到极致

“中医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治未病、保健养生。”马培泽的理想是做一家集保健、治病于一体的医馆,加之中医的优势领域在妇科,因此自立项之日起,百草医坊便决定深耕女科,专注女性气血调养,聚焦女性经期管理、生殖健康、产后调理、更年期调养及中医美容抗衰等核心项目,为女性提供一站式气血调养及中医美容抗衰服务。

“规范治疗,关键在人。”马培泽介绍,百草医坊以医为本,以养为根,倡导回归医疗本源,由资深中医师、理疗师、中医美容师亲自坐诊,战略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国医大师王琦的科研团队,在中医体质辨识、妇科诊疗、气血调养及中医美容领域,建立科学、安全、规范的诊断标准和服务体系,并在充分挖掘古典名方基础上,融合现代中医诊疗和服务模式,以内调外养组合诊疗为核心服务特色,遵循一辨二诊三调四养的科学气血调养原则,提供一人一案、一人一方、一人一品的个性化订制服务。

此外,百草医坊严把药材关,投资落成优质中药材选育种植基地、GMP中药制配中心及生物制药产业园,推动中医药科技研发标准化,生产精细化,为疗效保驾护航。

用技术正名:

中医不是吃“苦”的代名词

随着临床经验越来越丰富,马培泽越来越意识到,中医和西医并没有本质差别,“研究的都是人体,且具备互补作用,诊断方面西医有优势,辨证施治方面中医有优势。”

“如何让中医恢复往日荣光?前辈先贤们留下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疗巨著,留下了有效、实用的诊疗和用药方法,我们又能给后辈留下什么?”近年来,马培泽时常如此自省。

他认为,中医要发展,继承传统固然重要,创新却已迫在眉睫。“提到中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大碗汤药很难喝,大药丸子很难吃,既然现代技术这么发达了,为什么不借此进行二次开发呢?”所谓二次开发,是指利用现代技术,把药物提纯,把汤剂浓缩,把药丸变小,开发水丸、膏方,让苦口的良药变为可口的良药。

此外,中医若发展,还必须实现规范性和可复制性。马培泽和百草医坊医疗团队其他人员一直在探索新中医的模式,即以三辨诊疗(辨体-辨病-辨证)为技术模型,强调处方用药时充分考虑体质、证型、疾病的差异,在体质和疾病的背景下,确立临床诊断思路,规范组方用药方法,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这样,既能把握疾病整体发生发展规律,又能实现一人一方灵活变化,临床疗效大大提升,并且最大程度实现中医的可复制性。”

用心尽心:

对每一个患者负责

“现在没有那么多疑难杂症,每个人体质不一样,病因不一样,用药和剂量当然也要不同,疗效好不好主要看医生用不用心。”

在济南某医院进修之时,马培泽所在的科室收治了一位20多岁的癫痫患者,服药后病情未有丝毫缓解。了解到患者均是在夜间发病,一位实习医生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在夜间守在病床旁边,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最后查出癫痫发作是由低血糖所致。低血糖治愈后,癫痫也自愈了。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问和切同样重要。”虽然和患者交流时间增加,影响了诊治速度,马培泽依然希望自己能慢一点、再慢一点。

百草医坊便是这样一个慢节奏医馆,医馆一楼命名“百草时光”,满室花草香,可以品自制药茶和百草曲奇,测体质,和前台的美女药师聊聊中药功效,尽享岁月之静美。在二楼诊室,医生会和患者充分交流,进行辨证诊治、精细治疗。

时至今日,马培泽时常回忆起李可老中医给他的忠告,“学中医要耐得住寂寞,做中医更是。”马培泽说,自己会把十二分的精力和毅力投入中医事业,在临床基础上兼顾科研,希望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自己和百草医坊能在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过程中留下一点点足迹,如此便足矣!

如果觉得《专访新中医的开拓者(青岛颐圣康和药业集团技术总监马培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