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小满|火气旺盛的15天 这道[君子汤]要多吃(清心火 养心阴 宁心神)

2023-05-23 分类:养生资讯

本 期 导 读

小满时节,这3种「苦」味食材要抓紧吃!这1种人除外!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

今天是入夏第二个节气——小满,此时「万物小得盈满」,夏木新荫,麦香初成。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小满后天气渐渐由暖变热,意味着炎炎夏日的登场。

本篇我们将重点为大家讲讲小满的习俗——吃苦,古语有云「夏季吃苦,胜似进补」,这里面蕴含着什么养生道理呢?那些人合适夏季吃苦呢?

夏天为什么要吃苦的食物?

夏季是一个火的季节

夏天在五行中属「火」, 属于离卦卦象。离者,丽也,因阳气在外而美丽。

夏天是阳气最盛之时,阳气发泄于外,此时阳气亢盛,故气温最高。应于人身则阳气外散,耗气伤津,因此夏天令人容易产生火气。

「上火了!」这是夏季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根据五行相配原理,夏天又是「心脏」当令,因此夏天容易引起的就是「心火」。

心火常常表现为口苦咽干、心烦不眠、脉搏跳得快(表现为脉「细数」或「洪大」)、小便短赤的症状,所以也有人把夏天称为「苦夏」,概括这种由于心火导致的各种身体不适。

苦夏需要清「心火」

那在没有空调、没有冰箱的古代,智慧的古人是如何度过这个「苦夏」呢?

一方面是调心神的安定,孙思邈认为,夏季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与地气上下交合,万物则成熟结果。此时人们应晚睡眠、早起身,使精神愉快,不要发怒,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精神外向,要喜爱外界事物,不要压抑自己的情志,使腠理保持阳气的宣通等。

另一方面是通过饮食调节,中药讲究食物的「五味」(即辛苦甘酸咸),苦味是五味之一,应对「心」,即可以用苦来清「心火」。

于是为了及时解暑,古人在夏天都应该吃一些诸如苦瓜、苦刺心、苦麻叶之类蔬菜和野菜,也应该服一些银花、药丸草、白花蛇舌草、鸭舌草、黄苓之类苦寒药物以清热。

这些苦药,都是夏天适时对应的食物与药物。正如《黄帝内经》记载,「苦入心」、「心恶热」,因此夏季「吃苦」是有助于降「心火」以「养心」的。

除了清心,夏天吃些苦味食物是因为夏季脾胃功能较差、食欲不振,吃苦味食品能恢复脾胃运动能力,增进食欲。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苦味食品多含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苦味质、微量元素等,具有解热去暑、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提神醒脑等作用。

适合夏季食用的「苦」味食材

苦瓜

说起又苦又好吃的食物,大部分人想起的一定是苦瓜。苦瓜是少见的拥有大批粉丝的苦味蔬菜,可以说作为「吃苦」担当也不过分。

苦瓜还自带文艺属性,因为和其他菜一起炒也不会将苦味传过去,被称为「君子菜」。

中国在明代朱撰《救荒本草》(1406年)中已有苦瓜的记载,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

苦瓜有很多种的做法,要起到缓解苦夏、清降心火的功效,推荐苦瓜刺身。用盐浸过后,再焯水煮熟捞出沥干,放上红椒点缀,加入偏好的调味。这样的凉苦瓜,嚼起来又脆又水,渗透微微的苦味,是一道缓解苦夏的美味菜式。

芥菜

除了苦瓜,芥菜也是存在感很高的「苦主」。

岭南地区有一道用芥菜烹饪的名菜,叫芥菜咸猪骨滚汤,腌制入味的咸猪骨和清苦的芥菜搭配,既有肉来提香,也有菜来去腻。

从功效的角度,味苦清热作用的芥菜,搭配咸猪骨,咸能入肾,引火下行,整个药膳具有去火清热的功效。

苦菊

大家可能对苦菊这个名字有点陌生,它其实经常在西式沙拉中出现,其实很多人都吃过它,只是不知道它的名字而已,就是长得很像缩小版茼蒿的那个,这样一讲大家是否有点熟悉。

苦菊的味道甘中略带苦,颜色碧绿,也有解热、明目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菊含有大量的苦菊菜精、类黄酮等植物化学物质,常吃提高人体免疫力。而这些有效成分不耐高温,所以合适的烹饪方法就是凉拌。

吃「苦」虽好,但并非人人都适合

今天我们谈了很多夏季吃苦的养生原理,也给大家介绍了美味的苦味菜式,不过中医养生还是要看人的体质,不能一刀切,我们需要分辨好自己出现的火是实火还是虚火,才能知道该不该吃「苦」。

实火适宜吃苦

实火在中医里称为阳亢,也就是阳太亢盛了。若身体的阴维持在正常值不变,而阳上升了,则会出现牙龈肿痛等一系列实火的症状,常常伴有舌质红、苔厚腻、黄厚苔、咽喉肿痛、牙痛、粉刺、眼涩、口干生疮、口臭、口渴喜冷饮、小便炽黄、气味重、腹胀便秘等症状。

这些症状一清火就降下,乃是实火。这种体质的人就可以吃苦。

夏季吃苦还合适在室外或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和生活的人群,他们可以「吃苦」以清热泻火祛暑湿。

上热下寒不宜吃苦

虽然「苦」味可以帮助我们清理在上的实火,不过「吃苦」这件事情也不可盲目,苦味的食物有很多,凡苦味蔬菜大都性寒能清热,脾胃虚寒者就不宜多「吃苦」,以免引起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

尤其对部分人群长期在空调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少出汗的人群,其实就不太合适「吃苦」来清热了。

因为这类人的火通常只是「虚火」,并非我们上面所讲到的适合吃苦的「实火」。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上热下寒」,由于长时间吹空调容易让寒气进入体内,久而久之,肾阳就越来越不足,肾水制不住火,虚火在上焦、头面部飘着越来越旺。

如果此时仍然盲目「吃苦」来泄火、降火。就容易进一步进入恶性循环: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所以这类型的人不能盲目的「吃苦」,应该用引火下行的办法来把虚火往下引。

这类长期在空调房办公的人群,既然不能盲目吃苦,只能引火下行,那有什么好方法呢?

可以通过我们脚底的涌泉穴实现,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如果涌泉穴温暖,人体至阴部位得阳而充,阳气充足则引力增大,上部的阳就被引下而归源。火一归源,犹如地下的水泉被蒸动,则肾经之气如源泉之水,涌出而灌注周身,气行则水行,真正地做到了水津四布。

我们可以通过灸涌泉、搓涌泉等手法达到这个效果,当然如果需要简单易行的可以试试正安的艾草足贴。

《本草纲目》记载:「艾性温、纯阳之性、通十二经」。

用「地之阳」艾叶做成足贴,贴于涌泉穴,可温暖经络、刺激穴位经气,将人体上部的阳气下引,抑制过旺的心火,从而引火下行。

足部贴敷的原理来自中医里的「涌泉贴膏法」,最早在《清太医院配方》一书中,有「延年涌泉膏」的方子。

蕲春是艾草的道地产地,热力和透力好,用来做足贴很适合。除了道地艾叶,还添加了木酢粉、几丁质等,一起调理身体。

紧贴穴位,作用涌泉穴,可以很好的引火下行。

久坐空调房、上热下寒内、不适合吃苦的朋友,可以试试贴艾草足贴的方法来引火下行、把虚火往下引,顺利度过苦夏。

如果觉得《小满|火气旺盛的15天 这道[君子汤]要多吃(清心火 养心阴 宁心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