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李忠观点丨有一种城市更新叫营造“强社交”环境

2023-05-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2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今天的城市更新,不光是一个“城市修复”的过程,也是一个“经济修复”的过程。城市更新不光要研究“壳”的问题,还要研究“瓤”的问题。

后疫情时代,如何让“城市更新”成为“经济修复”的重要动力之一?如何激活旧有城市空间,实现从“壳”的更新到“瓤”的蜕变?

华高莱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忠先生在“2021中国城市有机更新与消费场景营造大会”上的主题演讲——《用城市更新营造高品质科创空间》,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

现将李忠先生在大会上的发言内容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二条细分赛道——“研究空间社交化”的具体发力点,即:有种城市更新叫营造“强社交”环境。

我们看下面的数据表(图1),对比2018年中国独角兽公司的城市分布情况与2017年全国研发经费的支持情况,可以清楚看出:研发经费投入最多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就相对较快。也就是说,医疗产业的发展也遵循城市产业创新的最新趋势——从“产-学-研”变成了“研-学-产”!

备注: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的R&D经费内部支出占了全国的23.4%。R&D内部经费支出超200亿的18个城市,大都集中在长三角、大湾区以及中西部的新一线城市(西安、成都、武汉),而这些城市的科研经费加起来已超过了全国总量的一半。——清科研究中心《2018年中国独角兽公司分析》

图1

对于医学来说,没有医学研究就没有医疗产业。美国梅奥医疗集团Mayo Clinic(又称:妙佑医疗国际)之所以能获全美综合排名第一 [1],不仅由于其临床技术,更归功于前沿医学研究;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也将医学研究与医疗结合,围绕生命体的各个层面开展研究;中国也展开了“研究型病房”的探索,如北京天坛医院。可以说,如果没有足够多研究型病房,医疗产业其实是发展不起来的。

备注:天坛医院2018年10月确定为研究型病房试点。研究型病房主要从事新药与器械研发等,并开展相关临床验证,研究细胞治疗,观察疾病规律等。

天坛医院 图片来源:全景网

医疗最大优点是分科非常细致,最大缺点也是分科太细致。如果有人参加过眼科大会,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儿,假设有300个人去参会,那么你就会发现,上午有一半人去参会,下午也只有一半人去,为什么另一半人不去听呢?因为根本就听不懂。拿临床眼科和眼视光学来说,眼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一般研究的是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视光学、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这方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是非常强大的。

备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始建于1886年,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

眼视光学则是现代光学技术和现代眼科学的结合,以光学技术解决人类视觉障碍的问题,包括有近视、远视、散光、弱视、低视力、光学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及其他视觉方面矫正等,在这个领域做的非常的好的就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浙江省眼科医院)。

备注1:眼视光学(Optometry)是现代光学技术和现代眼科学的结合,运用现代光学的原理和技术解决视觉障碍的新兴交叉学科。但是最主要的是眼视光学的学科特征是进行与人眼视觉有关的生理、病理和光学方面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等。

备注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浙江省眼科医院),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早开展视觉科学研究的机构之一,是省部共建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卫生部视觉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中心(机构)所在地。

一个眼科就有若干分支,这就告诉我们:今天的科学研究是需要大规模协作的。所以,医疗研究空间营造中,必须高度重视为不同医学团队,创造医学研究的强社交场景。

科学家需要通过“交流”的联结,激发跨界创新想法。以BrainPort装置为例,盲人戴上这个装置能够绕过所有的障碍物。而在研究BrainPort的过程中,神经学家将电讯号转换成脑神经信号,从眼底信号往里传,一直不成功。直到一次闲聊中,一位研究味觉的五官科专家说:“味蕾舌乳头里的细胞也能通过痛觉,让大脑视觉区形成立体的感觉。”研发过程才得以突破。

备注:BrainPort 装置就是利用大脑学习的特性来教导舌头看世界,让盲人有完整的三维感觉。戴上这个装置的盲人能够绕过所有的障碍物,识别所有的标志并且能够识别字母。这种科学创新,称为感官替代科技(Sensory Substitution Technology),即使用非侵入性科技来创造另一个路径,将刺激收集传入大脑供解读以取代原先缺失的感官。

而且,医疗研发人员在关系网中协同工作,强强联合能爆发更大能量。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美国生物学家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和法国生物化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arpenters)。这两位生物学家,因为发现用于切割DNA的CRISPR / Cas9“遗传剪刀”的作用而获奖[2]。

备注: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美国生物学家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和法国生物化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奖励她们研发出了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推动了生物学研究,促进了医学发展。

卡彭蒂(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博士,法籍微生物学家)因发现了细菌用来切割和禁用病毒的关键tracrRNA分子,并与RNA专家杜德纳(詹妮弗·杜德纳博士,伯克利大学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教授。)合作,最终对剪刀进行“重新编程”以在特定点切割任何DNA分子,从而使基因编辑方法可行。

而这一巨大成就,来源于“强关系”。2011年,在波多黎各首都圣胡安举办的一次科学会议间隙,杜德纳和卡彭蒂耶两人越聊越投机,互相欣赏,当即决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享资源,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成果。

这就是我所说的,交流对于科研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未来的城市更新中,我们应更加主动地为医疗科学家们,创造“强社交”环境!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宏观空间的交流。

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国波士顿剑桥的肯德尔广场(Kendall Square)——通过持续更新迭代,从传统工业集聚区,演变为生物医药创新集聚区。

肯德尔广场创新区

肯德尔广场位于大波士顿剑桥市中心,是传统工业区更新为创新集群的最成功案例之一。由最初的工业聚集区,到如今的智力中枢,肯德尔广场大体经过了工业区、商务区、混合区和创新区四个改造阶段。而在它的城市更新中,最强调的事就是交流,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法。

备注:肯德尔广场位于大波士顿地区剑桥市(Cambridge),毗邻麻省理工学院(MIT),与波士顿隔河相望,占地面积10英亩。

肯德尔广场创新区

咱们成都的轨道交通发展的很快,可以学一学肯德尔广场的创新快车活动——让红线地铁变成沿线的科技人群的推介、交流舞台。

红线地铁是什么概念呢?红线地铁(Red Line)被称为“创新快车”,串联了多个广场、多家科技公司,称为创新联络的纽带。乘客可以在沿途各站自由乘坐,与车厢中的人员进行交流。参与者不仅可以交流许多产业发展的信息,还可以与业内同行建立起持久的联系。

备注:红线地铁(Red Line)的参加者主要是在波士顿和剑桥等市区内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企业家及各界人士。“创新快车”不仅在途经各站欢迎乘客自由加入,还安排了在站点附近从事创新活动的企业和组织进行简短的推介活动。

正是因为这些出色的创新经济表现,肯德尔广场被称为——“地球上最具创新性的平方英里”、“全球医药产业的华尔街”。而且,这里还有着高密度的科技协作、高密度的社交场景,250+生物技术公司在此分布密集,全球前20生物医药企业中13家位于该广场内。可以用创新地、充满活力地和协作地这三个词来概括肯德尔广场。

肯德尔广场创新区

直到今天,肯德尔广场仍在持续进行城市更新,不断创造更加宜人的科创、社交环境,让它的公共空间更宜人、机构连接更有效、社交场景更丰富,真正做到了:一切有空间的地方皆可停留,一切能停留的空间皆可交流,一切交往的地方皆有利益。

肯德尔广场创新区丰富的社交环境

这就是我所说的,我们在城市更新中,能够为医疗科学家们创造“跨界交流空间”而做的努力。

下面,我再说说第二个案例:微观空间的交流。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美国西雅图的南联合湖区——从城市工业区,到全球领先的跨界研究集聚。

南联合湖区曾是西雅图的城市工业区,并一度衰败。如今,南联合湖区已从“城市仓库”变为知名的科技创新区、跨界研究聚集地。这里聚集了众多研究机构、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等机构,例如微软研究所、艾伦研究所等11家跨界科研机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脑科学,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

南联合湖区

艾伦研究所(Allen Institute)是南联合湖区跨界研究机构的典型代表,主要专注于三大跨界研究领域的研究——脑科学(Brain Science)、细胞科学(Cell Science)和生命科学前沿(Paul G. Allen Frontiers Group)。

备注:2003年,保罗·艾伦(Paul Allen)微软联合创始人之一,在故乡西雅图成立了「非盈利」机构艾伦脑科学研究所,个人捐资1亿美元作为启动资金。

艾伦研究所以“花瓣”为设计理念,围绕最核心的交流空间——中庭,设计了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合作空间,营造跨界交流氛围,让科学家们可以这里尽情的跨界交流。而且,这里还打造了很多透明的实验室,公开实验过程,让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互相分享交流,激发灵感和扩展思路,助力跨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这就是我们能为医疗研发所做的个性化交流空间。

参考文献

[1]妙佑医疗国际官网

https://mandarin.mayoclinic.org/

[2]诺贝尔委员会官网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20/summary/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有文章版权或相关权益一律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所有,非经本公司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以转载、摘抄、改编、复制、发行、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本刊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及传播,否则,可能面临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本公司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果觉得《李忠观点丨有一种城市更新叫营造“强社交”环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