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小舍得》里家庭教育方式有哪些(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健康的)

2023-05-24 分类:养生资讯

你在追《小舍得》这部电视剧吗?

作为《小别离》、《小欢喜》的姊妹篇,这部由宋佳、佟大为、蒋欣、李佳航、张国立等明星领衔主演的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颇受期待、关注和热议。

同样是取材三组典型家庭的教育方式,与前面两部剧展现的“青春期、高考”有所不同,《小舍得》将故事放在了孩子“幼升小和小升初”这一个阶段,南俪(宋佳饰)与夏君山(佟大为饰)这对夫妇对夏欢欢、夏超超的教育,被大家称为“佛系教育”,看似开明,却因受到环境影响,陷入教育焦虑;田雨岚(蒋欣饰)对儿子颜子悠的教育是“鸡娃模式”;米桃家的教育方式,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模式”,米桃很学霸,是一个“牛娃”,实则学习压力很大……

那么,剧中三组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孩子存在哪些危害?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算是健康的教育呢?《小舍得》到底要我们舍得什么?

一、田雨岚的“鸡娃教育”有哪些危害?

对于所有父母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最让父母头疼,不少父母抱着“严师出高徒”、“只要孩子学习好就优秀”的教育理念,给孩子灌输很强的学习压力,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承压能力,比如《小舍得》里的田雨岚对儿子颜子悠,就是实行的这种“填鸭式”教育。

田雨岚对儿子的要求可以用“严刻”两个字来形容,她要求子悠“考试要第一,比赛要拿奖”。这同《小别离》中的乔英子母亲“分数至上”的原则如出一辙,为了儿子考进重点中学,田雨岚剥夺了儿子所有游玩与放松的时间,这种“良苦用心”简直让人窒息,所以,乔英子在妈妈的“鸡娃”重压之下患上了抑郁,所以,子悠崩溃痛哭,说出了那一句令田雨岚心痛的话:“妈妈爱的不是我,是那个满分的我。

因此,田雨岚的“鸡娃教育”的危害有:

①由于“鸡娃教育”都是父母在逼迫孩子,所以孩子会没有自己的目标,正如教育专家所说:“被逼学习的孩子,没有目标感。因为他们的学习内容都是父母经手安排的,自己没有学习目标,一旦没有父母的安排,他就不知道该学什么。

②“鸡娃教育”是在高压学习监管之下学习的,所以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也会在情感上对父母产生厌恶情绪,因为孩子感觉自己只是被父母利用的工具而已,所以大凡是“鸡娃教育”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都不太好,即便最初还可以,总有一天会破裂。

③“鸡娃教育”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让孩子长期处于强大的学习压力之下,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直到有一天情绪和精神上再也无法承受,这时,就会出现情绪上的抑郁无法走出来,甚至会因不堪重负而放弃生命。

二、南俪夏君山这组家庭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妥?

事实上,对于南俪夏君山这组家庭的教育方式,大家所持的态度是夸奖,认为这种“佛系教育”很好、很有素质,又不“唯分数论”。但是,这两姐妹虽然在表面上一个是“鸡娃”教育,一个是“佛系”教育,实际上却并无差异,因为南俪也攀比。

关于南俪攀比,我们完全可以从剧情开始时“饭桌斗娃”这一段中看出来,两姐妹从穿着打扮到孩子的才艺表,都大费心思,毫不示弱,强强相对。

可见,南俪不是不“鸡娃”,她是不屑于“鸡娃”,因为南俪生长在上海家庭条件优越的环境里,从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她的“佛系”来自骨子里自带的一种优越感和自信心,尤其是跟依靠南俪爸的接济才上完大学的田雨岚相比。南俪在女儿夏欢欢被同龄孩子超越之后,在大环境的影响之下,也开始焦虑了,他们考虑着给女儿报辅导班。而且,说真的,为什么夏欢欢遇到点什么事儿,都是以哭来解决的?南俪似乎永远都在安慰女儿,陪着孩子们各种玩,自己也健身,夏君山还知道要资料着帮孩子辅导,欢欢进奥数班,都是外公和爸爸去四处求人,作为妈妈的南俪却不怎么作为,她只是各种批评,批评爸爸的焦虑,批评外公偏心,也批评教育制度。

因此,要说南俪夏君山这组家庭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妥,那就是既想让孩子快乐成长,但无法洒脱行事,因为压根就找不到一个好的教育方法,来让孩子既有好的成绩,又拥有健康的身心,最后只能在比较中奔赴向“教育焦虑”。

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什么不好?

米桃家境困难,没有钱上补习班,却很争气地考了全班第一,数学尤其出色。像米桃这样的孩子,说得好听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事实上却是过早懂事,因为米桃从不在父母面前任性、放肆,没有条件像同龄孩子一样撒娇、哭闹。常常需要强压住内心的渴望和不舍,忽略自己的感受,米桃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懂事,都说懂事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自卑。

不得不说,米桃,多么像田雨岚的学生时代。懂事的孩子,一生都不会太快乐。哪怕走上社会,凭借自己的努力有了不错的事业,嫁了一个富二代老公,有花不完的钱,但田雨岚内心却是自卑的,也难以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四、《小舍得》到底要我们舍得什么?

1.舍得放手。

对于“鸡娃教育”的田雨岚来说,要学会舍得放手,让孩子追寻自己的梦想。放手的好处,是可以激发孩子自身存在的潜力。舍得放手,孩子才能慢慢成长。如今,在现实生活里,如田雨岚一样的父母太多了,所以不少孩子,虽然考上名校,却总感觉内心迷茫,失去方向,不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兴趣,甚至很多学生中途退学、甚至得抑郁症、自杀等等。这是父母只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结果,毕竟,孩子的一生,不是考上名校就算过完了。

2.舍得孩子适当吃学习的“苦”。

对于“佛系教育”的南俪一家,由于教育孩子终究离不开周围人和大环境的影响,所以,除了日常对孩子进行引导、支持和鼓励之外,并鼓励孩子在保持自己快乐和梦想的同时,勇敢面对一切问题,包括学习上的困难。这就需要给孩子制定一些可行的学习计划,让孩子自律,当孩子遇见困难时,不是安慰就了事了,还要想办法让孩子坚持、不放弃,毕竟,不作为不等同“佛系教育”。

3.舍得孩子平凡普通。

这些年,家庭教育成了社会上永远的焦点,成为矛盾高发地,关于家庭教育的电视剧不断开播,生活中,家长、老师、孩子都喊累,但没人能够停下来,都咬牙挺着。主要的原因,也是当前教育中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没有人愿意承认一个事实: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人。不论是“鸡娃”颜子悠,还是“牛娃”米桃,甚至是夏欢欢……这些孩子不过都是电视剧里选取的典型孩子,因家庭环境的不同,造就出来的不同表现,强求孩子一定要变成“鸡娃”、“牛娃”都不太现实,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普通的。就像网友点赞最多的那句讨论:米桃的家境、欢欢的智力、子悠的家长!生活中无不如是。

五、结语

电视剧《小舍得》呈现出了生活中的太多教育问题,都特别有代表性,尤其是三组不同家庭的教育环境和方式,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首先,每一对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是可以拥有快乐、成功或优秀物质的人,或者说,他们都想把孩子培养这样的人。所以,他们“鸡娃”、暗中较劲,给予过高的期待,稀里糊涂,又望眼欲穿,希望自己的孩子优于同龄人,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其次,因各种原因,不舍得放手,喜欢控制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过出不一样的人生。但那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孩子又不是父母的影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看法和思想。

最后,《小舍得》告诉家长们,要舍得放手、平凡普通。

我是@小晓样儿,原创不易,侵权必究。欢迎关注我,欢迎留言、评论与分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晓样儿

如果觉得《《小舍得》里家庭教育方式有哪些(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健康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