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发展讨论

2023-05-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7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1.研究发展

红外热成像技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逐渐应用于医学乃至中医学,发展迅速,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光学系统将人体自身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聚集于红外探测器,经电子学处理获得人体体表的彩色温度图像,从而间接反映人体器官的病理生理特点,为诊断疾病提供依据。它采用高精度光机扫描或焦平面凝视摄影技术,具有无创、快捷、直观、高灵敏度和高清晰度的优势,具有其他医用影像技术不可替代的特点,可弥补X光、CT、MRI某些影像学检查定性定量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以功能影像为特点的新方法,既是组织形态学诊断的补充,又是功能形态学诊断的新发展。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经穴-脏腑相关性是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经络系统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具有连接内外、调节阴阳、沟通表里的特点,反应了经穴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双相关系。有研究表明,一旦内在脏腑出现病变,即会引起相应的体表经络、穴位温度出现异常,由于经穴区的皮温较非经穴区的皮温更为灵敏并具有特异性,其温度的变化可以作为反应人体内脏病变的客观指标之一,故而对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经穴区域温度变化的研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CEG的金标准,但均为有创性检查,仍有不少患者无法接受。本研究根据中医脏腑辨证和经络学说,以肝胃不和型CEG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肝胃不和型CEG患者体表的温度变化,以与本病密切相关且具有代表性的体表反射区(胃脘部及胁腹部)、经络穴位(任督二脉、肝脾胃三经之俞募穴及原穴)红外皮温为观察指标,结合其可视化的红外热图成像,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其相关性,探索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辅助临床诊断肝胃不和型CEG及其病理组织学的意义。

2肝胃不和型CEG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纳入研究的100例肝胃不和型CEG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男女之间比例为1:1.27,不同性别之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本研究资料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为(47.23±6.71)岁。

对各年龄层进行比较发现,发病年龄集中分布于中年(占45%),其次为青年(占36%)、老年(19%)。可见,本病的发病以中年人为主,这与CEG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符。《内经》言:“女子七岁肾气实,齿更发长……六七之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原本充沛的先天精气逐渐亏虚,特别是进入中年阶段,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日益严重,形体渐衰,容易受外邪侵袭而致病。而青年人精力旺盛,脏器清健,病易恢复,症状较轻时不易引起重视,就诊率低。老年人群脏器渐衰,对疼痛忍耐力较强,自觉症状轻,很少就诊。

本资料调查结果显示,本病患者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240个月,平均病程为(17.42±32.30)个月,病程在6月至1年所占比最大,为34%,而病程超过10年以上最少,为3%。CEG病程一般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根治,长期反复发作的病人症状轻,常选择自行服药,而来院就诊多为症状较重、病情急的患者,故本次研究收集病例多为病程较短与此有关。

3肝胃不和型CEG经络穴位体表红外皮温特点分析及启示

3.1肝胃不和型CEG腹部区域红外皮温特点分析及启示

温度是最常用于评估人体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群的体温呈稳定的对称性分布。当机体脏腑功能出现病理生理改变即内脏发生病变之后,红外图像上显示出分布不均匀,左右失去对称性。

胃脘部是CEG病灶所在,双侧胁腹部是足厥阴肝经在腹部主要循行部位,故针对这两个体表区域进行观察统计。在分析健康受试者与肝胃不和型CEG患者红外皮温的过程中发现,健康人群的腹部未见明显高低温异常区域,温区呈均匀分布,左右两侧对称性良好;背部表现为脊柱中线温度均匀分布,督脉红外轨迹清晰连续。

但肝胃不和型CEG组患者的胃脘部和胁腹部区域呈现不对称的异常温区,可见散在热区分布,肝经于胁腹部循经处经气郁滞;背部督脉红外轨迹显示弥散。对所测区域皮温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健康组观察体表区域及穴位左右两侧红外皮温无差异,两侧温度对称性良好;肝胃不和型CEG组左右两侧胁腹部区域的红外皮温具有差异性,左侧皮温高于右侧,说明了疾病会导致自身躯体出现热态分布不均的表现。组间相对温度对比肝胃不和型CEG组胃脘部及胁腹部红外皮温明显高于健康组,对比有差异性。这一结果可能与CEG病理生理有关,当胃粘膜出现炎症性糜烂病灶,致炎因子使血管扩张,局部组织产热多,温度增高。而中医学认为,久病肝郁,肝胃失和,肝气郁滞,郁而化火发为本病。本研究在红外皮温及热图上表现出病灶及经穴区域呈现高温态的这一特征,证明了中医肝胃不和,郁而化热作为肝胃不和型CEG中医病机的科学性。

3.2肝胃不和型CEG肝脾胃三经俞募穴红外皮温特点分析及启示

肝俞、脾俞、胃俞、期门、章门、中脘穴分别为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之俞募穴。本研究中肝胃不和型CEG患者肝脾胃三经俞募穴红外皮温均高于健康组。背俞穴位于脊柱足太阳膀胱经上,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特定腧穴;募穴穴位均位于胸腹部,是脏腑气血结聚与胸腹部的特点腧穴。两者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共同反应脏腑的病变,张景岳言募穴为:“脏气结聚之所”,《内经》谓俞穴:“气在腹者,止之背俞。”可见俞募穴在脏腑辨证中具有重要作用。募穴作为脏气结聚之病之所,脏腑经络经气不畅,出现郁滞,故相关经穴红外皮温升高,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肝气郁滞,郁而化热作为肝胃不和型CEG中医病机的科学性。膀胱经背俞穴红外皮温升高说明背俞之气郁滞会导致脏腑气机失衡而内生疾病,而足太阳膀胱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与诸多经脉联系密切,通过刺激相应背俞穴位能激发膀胱经经气,具有调整各经经气盈亏的作用及调节对应脏腑功能,起到“穴位-经络-脏腑功能改善”的治疗效应,由此提示肝胃不和型CEG可根据“以俞调枢”干预治疗。

3.3肝胃不和型CEG肝脾胃三经原穴红外皮温特点分析及启示

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其位于腕、踝关节附近。《灵枢》言原穴:“真气之所过”、“处于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原气又谓真气、元气,是生命之所系,十二经之根本,所有脏腑经络必得原气之滋养温煦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肝胃不和型CEG组患者肝脾胃三经原穴(太冲、太白、冲阳穴)红外皮温均较健康组低,提示本组表现为肝气郁滞于内,气机不畅,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肢末,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气机郁滞而致病。

3.4肝胃不和型CEG任督二脉红外皮温特点分析及启示

任督分居躯体前后正中线,根据《易传》所言“乾为首,坤为腹”,《经》所云“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之规则,任督二脉在象上应分属阴爻和阳爻。又知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督升任降,二脉协同调节人体阴阳脉气之平衡,如《奇经八脉考》所言:“任督二脉,……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人能通此两脉,则百脉皆通”,可见任督二脉犹如乾坤二卦,为十二经脉之父母,其病理生理与治疗等意义均居于十二正经之上,又是全身气机升降的原动力。健康人体督脉温度高于任脉温度,保持着正常的任督二脉能量梯度完成主导全身气机升降功能,而根据此研究显示肝胃不和型CEG患者任督二脉相对温度差值低于健康组,说明任脉精血亏虚,督脉阳气不充,可导致任督二脉之间经气交汇失衡,提示肝胃不和型CEG与人体阴阳之气皆亏密切相关。

4炎症与肠上皮化生红外皮温特点

中医学体表脏腑相关理论提示内在脏器、组织的病变会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人体体表的特定区域出现,人体体表的温度与深层组织器官关系密切,当体内组织出现炎症、增生等不同疾病时,会引起局部的血液灌注和新陈代谢速率发生改变,红外热成像图和温度呈现不同变化规律,并能反应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通过对两组不同病理类型红外热图像分析发现,炎症组和肠上皮化生组均可见肝经于胁腹部循经处经气欠畅,胃脘部及胁腹部主要以片状温区和散在热区分布;但肠上皮化生组胃脘部高热区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炎症组,面积散在缩小,周围温度减低过渡带较清晰,且肠化组督脉弥散、续断、高温态较明显。

肠上皮化生是胃粘膜常见病变,指正常的胃粘膜上皮细胞及周围腺体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目前多认为炎症导致长期胃粘膜及周围腺体损伤,致使正常的上皮粘膜发生异常的病理改变。正是因为肠上皮化生为胃粘膜炎症状态的进一步加重,其经络郁滞及元气不足的状态较炎症型严重。故统计分析显示,肠上皮化生组胃脘部、胁腹部及相关俞募穴红外皮温均略高于炎症组,而任督二脉相对温度差值低于炎症组,具有差异性。

5研究结果对于肝胃不和型CEG根本病机认识的探讨

以上红外皮温结果提示我们肝胃不和型CEG除了出现本经内的经气郁滞为主要特点,任督二脉经气交汇失衡和阴阳亏虚也是其重要特征。任督二脉分为阴阳二脉之海,督升任降是人体阴阳升降出入的集中表现,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发现肝胃不和型CEG患者任脉相对温度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任督二脉相对温度差值和肝脾胃三经原穴的相对温度均低于健康人,并且患者红外热图可清晰看到督脉续断、弥散,与健康人督脉红外热图显示清晰连续明显有差异,这就是肝胃不和型CEG患者阳气浮跃于外之“象”,其本源于肝肾亏虚。

《外经微言》载:“名之为足少阴者……上股,贯脊,乃河车之路,即任督之路也。然俱属于肾,有肾水则河车之路通,无肾水则河车之路塞……是二经之相通相行,全责于肾。故河车之路、督脉之路即肾经之路也,”又言:“肾之气必假于任督,二经气闭,则肾气塞矣。女不受妊,男不射精,人道绝矣……任督二经之脉络,即人死生之道路也。”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生命之源,储藏五脏六腑之精,而任督二脉同源于肾经,由此可见,肾精充沛是任督二脉经气有序交汇的源泉。然肝肾藉由经气相关灌注交汇联系,如《类经·藏象类》所言:“肝肾为子母,其气相通也。”《温病条辨》亦云:“厥阴必带少阴精足,而后能生……乙癸同源也。”由此可以说明,在生理上肝肾精血相互滋生,在病理上则母病及子,又可子盗母气,相互影响而致肝肾同病。

肝脏体阴而用阳,血为阴,气为阳。其“用”主要表现在肝气和肝阳的功能活动。一旦肝肾亏虚,水不生木,肝气不足,肝生机不振,失于调达,郁而化热,暗耗脾阴,脾虚不升,则中土衰升降窒,气火失调,阴火逆而上冲,损伤胃络发生病变。

综合前文论述,笔者认为肝气郁滞,郁而化热为肝胃不和型CEG病机之表象,然阴阳亏虚,任督二脉经气不充交汇失衡才是其根本病机。

6研究结果对肝胃不和型CEG中医辨证论治的启发

大部分CEG患者治疗后常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病变程度越高则治疗难度越大。通过以上对肝胃不和型CEG根本病机的论述可提示我们在六经辨证中当从少阴厥阴合病论治;在脏腑辨证中不能停留于疏肝和胃治其标,需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补益肝肾,培元固本。

7不足与展望

(1)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本次纳入研究的病例数尚少,给研究带来了局限性。结果也仅限于对本病肝、脾、胃、任督二脉少数经穴温度异常趋势的探讨,选取的经穴较为局限。

(2)收集的病理分型中由于萎缩和异型增生患者人数较少,未能总结出其各自的红外热图特点。同时因为收集病例时间跨度大,人体体表温度可能还受环境、气候、季节等多因素影响,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3)本研究只观察了肝胃不和型CEG患者的红外热像图特征,较为单一,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对其他证型进行分类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不同证型的CEG患者红外热成像图特征,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诊断指标。

如果觉得《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发展讨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