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中医药综合治疗(让患者畅快呼吸)

2023-05-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8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编者按: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特色理念,大众网·烟台联合烟台市中医医院共同推出《岐黄有方·健康有道》系列报道栏目,旨在通过不同的中医药治疗理念,传承和弘扬不一样的中华瑰宝。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妍明 通讯员 宋蓉 胡又懿 烟台报道

“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归肺管,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气体交换器官,肺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近年来,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致力于在中医药综合治疗肺系疾病,倡导“中医绿色综合疗法”和“慢病慢治”的中医治疗理念,将肺间质纤维化及慢阻肺发展为中医特色病种,形成科室的中医特色优势。

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杨华

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杨华(左二)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查房

三位一体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呼吸系统疑难重症,有着“亚癌症”之称。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长期咳嗽,逐渐出现胸闷,气短,活动耐量逐渐下降,出现明显的活动后喘息,日常活动明显受限。目前,西医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针对肺纤维化慢性进展性加重的特点,采取口服中药汤剂及膏方、静脉滴注中成药、中医特色外治疗法的“三位一体”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市民王先生因咳嗽、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在查体时发现肺间质纤维化,前期在其他医院输液治疗,病情无改善,便来到烟台市中医医院寻求中医治疗。“当时患者胸闷气短明显,伴心悸,纳眠差,心率高达102次/分,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淡胖,苔黄腻,脉细数,中医角度辩证为肺肾气虚、痰湿内蕴,给予陶凯教授经验方金贝化痰合剂加用补肺纳肾中药5剂服用后,患者胸闷气短明显减轻,食欲及睡眠改善,心悸及双下肢浮肿消失。后又继服10副中药,并配合清肺滋肾膏方治疗2个月后,患者胸闷气短基本消失。”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杨华说,通过治疗,患者可以一口气上四楼,甚至出国探亲时也带着清肺滋肾膏方,如今,每天上下楼梯及围着小区行走7000—8000步没有任何不适。

肺间质纤维化在中医上属于 “肺痹”“喘证”“肺痿”等疾病范畴。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之后,病情复杂,缠绵不愈,病位在肺,常累及脾,久病及肾。治疗上,强调“慢病缓治,坚持长期治疗”的原则,切忌“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尤其反对“大剂量激素”和长期激素的干预治疗。通常根据疾病不同分期,并结合体质辨识,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急性期以痰瘀热毒等阻滞肺络为常见,采用国家级名老中医陶凯教授经验方“金贝化痰合剂”,使痰热得清,腑气得通,肺气得降,瘀血得化,咳、痰、喘等诸症可得以有效缓解。慢性期以气阴不足,血瘀痰阻为常见,以益气养阴,化痰祛瘀为主,同时注重补肺、健脾、益肾。选经验方清肺滋肾膏,具有清肺解毒,健脾化痰,补益肺肾之功效。”在中药汤剂及膏方内服的基础上,结合中成药静滴,并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如中药穴位贴敷、艾灸、中药离子导入、中药足浴等综合疗法,从多途径、多靶点作用,可起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效果,从而延缓肺纤维化进展,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66岁男性患者患肺间质纤维化多年,一直通过服用激素、平喘药物治疗,导致病情逐渐加重,仅能步行十几步,后慕名来到烟台市中医院肺病科。杨华根据患者舌苔脉象,辩证为气阴两虚,给予益气养阴、清热化瘀中药口服,静滴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成药,并配合清肺散穴位贴敷、隔物灸、宽胸散中药封包以宽胸里气、行气化痰治疗及自血穴位注射治疗。“经过1个月的治疗,患者由刚入院时由轮椅推着进医院,到后来行走400多米无明显不适,后续服用清肺滋肾膏方治疗,3个月后能自行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效果显著。”杨华说。

“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无明显副作用,可综合调理患者体质,对一些食欲不振、失眠、焦虑等合并症状可兼顾调理。”截至目前,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共收治肺间质纤维化患者4000多人,应用“三位一体中医综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症状改善率达100%,有很多患者胸部CT也有明显好转。

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孙丽凤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

慢阻肺是一种未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的慢性病,它已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杀手”。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超过50岁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5.5%。面对如此高的患病率,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推出了“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从患者整体思维着手,调理患者脏腑机能,使之正常,进而达到减缓病情的效果。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简称“自血疗法”,又称“经络注血疗法”。是抽取患者自身的静脉血,即刻注射入患者自身的某些穴位,用于治疗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的一种非药物特色疗法。通俗的讲,就是用患者自己的血给患者自己治病。

市民孙先生,20多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6年前出现胸闷喘憋,诊断为“慢阻肺、肺心病、呼吸衰竭”。虽然平时用药非常规律,但病情仍反复发作,后购买无创呼吸机于家中辅助呼吸治疗,但轻微活动就感到憋喘明显,甚至连下床、上厕所都非常困难,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根据患者病情,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推荐进行自血穴位注射疗法。“3次治疗后,患者胸闷憋喘情况已明显减轻,1周后已能下地缓慢行走数十米,3个疗程后,患者已能正常行走,并可自行至医院进行诊疗,同时摆脱了对呼吸机的依赖。”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孙丽凤说。

自血疗法是根据经络学说和自体血液细胞多成分激发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原理发展而来的一种穴位注射疗法。根据中医经络、针灸理论,在注射穴位选取上,突出了补肺益肾,纳气定喘的特点,该疗法采取自身静脉血为注射剂,将患者自身的静脉血应用到穴位注射中,利用血液中丰富的血细胞、白细胞、抗体及激素等,对穴位产生持久缓慢的刺激,抑制机体变态反应,达到综合效能,具有取穴少而精、疗效可靠、安全、操作简便、效果好,无副作用,无排异反应顾虑等优点。

“在注射穴位选取上,突出了宣肺平喘的‘背三针’为主穴,同时又选取了健脾、祛痰的胃阳明经的‘足三里、丰隆’,还选取‘脾俞、肾俞’为配穴以加强健脾补肾。”孙丽凤介绍道,自血疗法能有效减少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延缓病情发展和肺功能下降速度,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较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寿命。

目前,自血疗法治疗范围已逐步扩大,已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变应性鼻炎、间质性肺病及荨麻疹等疾病的治疗,且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在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调整脂代谢,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活力,改善机体代谢,清除体内自由基,使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强等方面,自血疗法都有明显功效。”孙丽凤告诉记者。

秋冬季节是肺系疾病的高发期,杨华提醒广大市民,要养成戴口罩的习惯,避免感冒,尤其是高危职业人群要做好职业防护,同时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以在饮食中增加山药、茯苓、芡实、枸杞等食药材,起到健脾补肾的作用,避免疾病的侵袭。

如果觉得《烟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中医药综合治疗(让患者畅快呼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