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文化养老(老年人的智慧选择)

2023-05-28 分类:养生资讯

「来源: |文化养老 ID:ELDERLY-CHINESE」

人生暮年的三个阶段,老年人的康养极为重要,不仅位列第一,而且具有杠杆和开关作用,支配性和影响力很大。如果老年人把健康搞好了,康养时间拉长了,自然就推迟延缓进入“医养”和“护养”阶段,大大压缩和减短了“医养”“护养”的空间,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显然有所提升和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同样不可缺少,里面有很丰厚的文化含量,因而也是个文化概念。我们今天总体实现了小康,正在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物质需求恐怕不再是个大问题,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则越来越突出,因而文化养老问题也就越来越重要。尤其在新时代,我们追求和讲求高质量的发展和高质量的生活,老年人的文化养老无疑更会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但问题就出在,对于养生养老,很多人眼里只有物质条件,只关注老年人衣食住行的需求,而忽视了康养的精神文化内涵,没有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和考虑康养,因而成为老年人康养的一个问题和短板。

人终归要老的,迟早要走入暮年,就像有过灿烂的童年、生机活力的青壮年一样,老年也是人一生中的一幕。老之将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对任何人都是如此。俗话说,“人间公道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认识和对待人的老去这一自然现象,却不应该、也不可以仅仅以自然的眼光、生物的属性来看待,一定要有文化的眼光、社会的眼光,这就是老年人的“文化养老”问题。

讲“文化养老”,首先要以积极乐观的文化心态看待老年这一自然现象。面对老年这个事实,可以有千万种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乐观还是悲观,是暗淡还是光明,不同的心态会引导老年人过上不同的老年生活,由此带来的生活质量、生命内涵、人生旅程是不一样的。人总有一天要离世,但天天念叨死,生活肯定是灰暗的,情绪注定是沮丧的,日子是不好过的;而望死而生,以积极乐观的文化心态坦然面对人生暮年、面对老龄化,生活就会充满希望,就会觉得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人的一生离不开社会关系、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如果把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看作一个人生存、活动的重要支点,不难想象,进入老年这种自然现象所带来的必然是职业、劳作中的某些人际关系的淡化和断裂,老年人的生活和活动舞台明显变小了,社会支点明显弱化和减少了,这恐怕是老年人社会属性方面的最大变化。对于老年人来讲,逐渐老去,这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的变化还不是最难适应的,最难适应的可能还是离开工作岗位或劳作场所之后人际关系的衰减和变化。

为什么很多老年人退休之后出现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产生失落感、边缘感甚至孤独感等不适心理情绪,根源不在于变老后的生理方面的冲击,而在于人际关系的变化和淡化后的社会方面的冲击。老年人的康养问题,吃穿住行固然重要,但精神文化心理的调适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积极乐观的康养心态,物质条件再好、再富足充裕,也谈不上真正的康养。老年人还是要像以往那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寻找和建立新的社会支点,给自己搭建新的社会活动舞台。

有老人的地方,就应该有老年人的社交群体,老年人的社区。在这方面,我国的老年教育、老年大学做了有益的尝试,为退休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社会活动舞台,为老年人重建社会人际关系、重建生活和活动的社会支点,重新融入主流社会打开一扇大门,提供了机会。为什么老年人热衷于老年教育,纷纷涌向老年大学?学知识恐怕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参与和融入社会,再建自己的人际关系,再立自己的社会支点,再回主流社会的活动舞台。

一个人要被社会所接受,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从小学习、接受教育,学会和掌握通行于社会的基本规范和知识,这也就是社会化。这就像计算机的光盘一样,要经过必要的格式化才能使用。在传统社会,老年人凭经验、凭阅历,可以在社会生活中通行无阻,但在社会进入现代化的今天,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条件下,恐怕就不行了,就会成为问题。

接受现代社会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也就是要“再社会化”。这远不是科学技术的事了,而是在科学技术的天地中能否生存发展的问题了,是个社会问题,对老年人来讲就是能否过上良好的康养生活的问题。因此,老年人积极学习,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显然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事情。老年人有了新知识、新技能,就能够在生活的海洋、社会的舞台中,行走自如、游刃有余,实现真正的康养生活。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是,一要坐在课堂里读书学习,二要走出课堂游行天下。这对于老年人也是适用的。虽然道理很简单,但却是几千年来人们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有着极丰富的人生哲理。从文化养老的角度看,老年人上课堂学习,是用书本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益智益身;走出课堂,旅游、游学,则是用自然的风光和人文的景观,丰富自己的生活,同样是益智益身。提倡和推动老年旅游,积极参与游学实践,是老年人的内在精神文化需求,是老年人文化养老的方式,对于老年人的养生养老,极为有益。

文化养老不论在需求方面还是在保障层次方面都反映出更高的要求,它代表着人类社会福祉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老龄化的新价值取向,表现为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和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人文关怀。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转载仅供参考,如涉版权请联系小编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如果觉得《文化养老(老年人的智慧选择)》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