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居家养老:每星期上门服务两次(3个月结账仅花400多元)

2023-05-2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住在黄埔文船生活区的张惠荣是一位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去年12月23日夜,74岁的她因为上厕所时摔了一跤,导致左腿股骨骨折,“我本想爬起来,但怎么也站不起来,还好我姑娘当时住在家里,把我连夜送进医院。一拍片才发现,这一跤摔得盆骨像拐了一个弯一样。”

在医院做完手术后,老人先在社区医院住了3个月进行康复,之后回到家中。如今张惠荣已能缓慢行走,但仍站立不稳,需要借着一个四脚拐杖做支撑。“回家之后,我最怕就是上厕所和洗澡,腿上有一道很长的口子,骨头上还有一条长长的钢板,走起来总是一拐一拐,这算是留下了心理阴影了。”张惠荣说。

今年7月,政府就开始为张惠荣家进行适老化改造。“摔倒是老年人死亡的第一诱因,所以我们为张惠荣做适老化改造时,做得最多的就是防滑改造,比如在卫生间、厨房、卧室等区域,铺设防滑砖或防滑地胶,在如厕区或者洗浴区安装扶手,辅助老年人起身、站立、转身和坐下,同时为她配置淋浴椅等。”负责张惠荣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的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齐国华告诉记者。

张惠荣家一共做了17处适老化改造,其中包括防滑垫、防撞条、配置手杖等6项较普通适老化改造。另外11处则是智能化改造设备,如防走失装置、安全监控装置、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等。

记者在她家卧室的床垫下看到了一个长方形的生命体征监测设备,这个设备支持WiFi连接,同时可以动态监测和记录呼吸、心率等参数,发现异常可以自动提醒。张惠荣的床头、厕所、客厅分别安置了三个戴着红色按钮的紧急呼叫器,只要老人一按,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就会立刻收到信息。而在老人的厨房内,记者看到一条白色的溢水报警器,厨房微波炉的上方按着烟雾报警器、厨房内一个插座上,还有一个煤气泄漏的报警器。

“现在,所有的监测信息都会通过网络传上来。老人晚上睡觉心率、呼吸有问题,我们也能第一时间掌握。一旦有报警器检测出问题,就会立刻向我们的颐康中心报警,之后立刻有工作人员打电话,核实相关情况。”一位随行的街道颐康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的同时,特地按了一下厨房烟雾报警器上的按钮。只听得报警器立刻响起尖锐的报警声,不久,张惠荣的手机也响了起来,正是颐康中心工作人员打来的询问电话:“阿姨,家里的烟雾报警器响了,请问有什么事?”

张惠荣动情地告诉记者:“现在政府给我们老年人的福利越来越好了,这些靓仔靓女一个星期给我上门服务两次,照顾得非常齐全,帮我按摩,量量血压和血糖。这些费用3个月1结,我一看3个月才花400多元钱。我真的好感激,他们的服务态度也非常好。”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如果觉得《居家养老:每星期上门服务两次(3个月结账仅花400多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