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孤独的美食家]第七季回归(和五郎叔相比我们的美食片差在哪)

2023-05-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8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孤独的美食家]第七季马上就要播出了

又可以在深夜看五郎叔吃东西了好开心

▲让我忍不住吞了吞口水的最新预告

这位时常饿着肚子

在日本的街头巷尾觅食的大叔

靠着对食物的一腔热爱

和文采飞扬的”腹语”

愣是拍出了目前总计76集的“美食寻宝节目”

从2012年到现在

拍摄了六季的[孤独的美食家]

不仅收获了一大批铁粉

还保持了每一季稳定的高收视率

在豆瓣也维持了均分9.0的好成绩

怎么回事啊,这位大叔

他好像有特殊的魔力

让你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

沉迷于此,不能自拨

▲来自过于沉迷本剧特来寻医问诊的知乎er

其实五郎叔的演员松重丰压根没想到这个剧会火

他最开始觉得孤独大叔到处吃的故事会很羞耻

还一度担心这会变成自己的黑历史

然而事实证明人民群众真的喜闻乐见

于是他又去[深夜食堂]中客串了一位黑社会大哥

▲变成黑帮大哥也要热爱食物

从[孤独的美食家]到[深夜食堂]到吃播木下

“我开动了”也成了所有日剧迷最耳熟能详的话

这个资源相对贫瘠的岛国

依靠对食物特殊的迷恋和独到的理解

把美食题材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豆瓣上可搜得250多个作品

高分不少

而自诩“饮食大国”的我们

只有100多部(多一半还是综艺)

分数辣眼睛

这是怎么回事?

正如知乎上的回答

首要因素就是热爱。在日剧里,食物不仅仅是用以饱腹和饕餮的对象,它们代表一定的审美取向和生活哲学,所以对食物要有敬重和爱。在这个基础上,“吃饭”变成了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比如美食电影[小森林]。

这部颇具禅宗意味的电影没什么剧情,讲的就是一位在乡村生活的女孩一个人种地做饭过日子的故事。可导演把食物本色和生活本色糅杂在一起,食物美,做饭的过程美,风景美,自由的生活也很美。

整个影片的氛围就是让你一边对着美食流口水,一边羡慕这种“复得返自然”的田园生活。

▲每一帧截图都美得不真实

这种“一人食”的文化就是日本饮食文化和影视文化的独特创造。松重丰曾经说,[孤独的美食家]的孤独代表的就是一种正能量,是人的自由和独立。所以专注而虔诚地吃饭成了表达日式哲学的特有方式,是现代日本人排解压力的最治愈方式。

▲著名的一人食拉面店

这类清新日系电影有一部较为早期的代表作[海鸥食堂],讲的是在芬兰开着一家日本餐厅的女主角,独自经营美食,之后又遇到来芬兰旅游的另两位日本女性,大家一起打理食堂,吸引顾客的故事。

依然没有什么起伏的情节,故事平静得有些乏味,但足够治愈,温柔。极简主义的生活幸福满满。

可能因为这样的风格大众实在喜爱,这个团队的人马在之后几年里还拍摄了[游泳池],[眼镜],[山中的汤姆先生]和[面包与汤与猫咪好天气]。每一部都是小林聪美在世界上的某个宁静的角落为大家煮东西吃,极度文艺又乌托邦。

文艺虽好,光靠文艺可不行。美食电影需要文艺范加持,可美食不仅仅存在于“一人食”文艺片中。日本电影电视剧把“做饭”当成了一种有趣的设定,把这个设定用在了各种类型上面。

比如以美食讲纯爱的[幸福的面包]

比如以甜点讲穿越的[月代头布丁]

比如以餐食讲传统的[料理仙姬]

比如以餐厅讲女性和社会的[问题餐厅]

甚至还有围绕“会做饭的黑帮老大给你讲人生哲理”的[侠饭],“一群在南极的男人日常研究怎么吃”的[南极料理人]……每一部评分都在8.0以上。

虽然风格大不相同,这些作品的评分都很高,每一部也都专注于“做料理”的生活态度上面,没有什么巨大的剧情冲突和纷扰的外部环境,每个镜头也都致力于描写日本饮食文化之美。食物所占的大比重,给了观众留白的机会,也给了剧情别样的推动力,让人忍不住追随这种审美意趣。

中国的美食片就不一样了。

日本的幸村大师曾经说:中华料理是火,日本料理是水;中华料理讲儒,日本料理讲道。中日料理的差别表面在于食材和味道,深层是对于食物本质理解的差异,这种差异,尤其在美食题材作品里表现出来。比如早年的港台片。

美食类港台片就不得不说到李安的[饮食男女]。

这部电影的题目,来源于《礼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以电影讲的就是家族和个人,礼数和欲望的关系。美食代表的不仅仅是需要敬重的天赐的馈赠,更是人本身的欲望。所以我们的美食片常讲传统和生活,充满浓浓的烟火气。

我们吃饭常要吃个人气吃个热闹,火锅也好,炒菜也罢,红红火火才是用餐的本质。伴随着武侠片的盛行,在九十年代中期,一部[食神],一部[金玉满堂],把香港的武侠派美食电影推向高潮。无厘头搞笑+打斗+神乎其神的高级料理=圆圆满满的美食电影。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美食电影常常呈现这样的套路:废柴男/女主角,在遭遇一系列变故/挫折,走上中华豪华大菜料理大厨的人生巅峰。从菜到人到物,还都要和传统民间文化挂上钩。演员菜肴台词齐上阵,热热闹闹让人欢喜。

可随着港片的黄金时代的逝去,这样的题材和情节已经不能满足观众了,就有了一众相似烂片的连环扑——光顾着投机取巧凑热闹,连食物都吸引不了观众。

近两年也有一些电影依靠美食的设定开始让美食电影逐渐走上正轨,开始用美食讲不同类型的故事——讲爱情的[喜欢你],讲传统的[总铺师]和讲悬疑的[双食记]。

其实日本的美食电影电视剧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发展流程。上世纪90年代的日剧日本电影也并不以传达生活意境和刻画食物为主,内容主要是主角励志的逆袭之路。比如[厨艺小天王][奇迹餐厅][将太的寿司]。

进入千禧年以后,这类日剧逐渐摆脱了晨间励志剧的范围,谈到食物本身的美和哲理。然而在中国,饮、食独立在生存之外,用来审美,是这两年才产生的。美食类电影停滞不前的时候,我国美食类纪录片异军突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食之路。

以[舌尖1]为代表的中华美食片,是第一部把中华美食,美景和佛道儒这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的影视作品。中华料理不再是炫技和斗法利器,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哲思,它体现中华美食的天人合一,展现各地风土人情,讲中国人”食“的历史和内涵。

正当大家翘首以盼这个团队推荐更多美食,更深入地触及中国乡土文化和饮食文化内核的时候,团队大换血的[舌尖3]却全面跑题了。

近年来,随着大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小布尔乔亚审美意趣的发展,日式美成了中国美食片追逐的方向。仔细搜索风评较好的美食类视频,有很多是具有文艺小清新的自制网络视频节目,例如[日食记]和[半岛时光]。

电视剧制作方当然也不能停下脚步,翻拍日剧成了中国美食片的最新趋势。[孤独的美食家][深夜食堂][问题餐厅]等经典日剧都没能逃离魔掌,在生搬硬套的移植之下沦为炮灰,成了折磨观众身心的始作俑者。

▲求生欲让我退出去的”泡面三姐妹“

▲吃相太过优雅让我毫无食欲的台湾版”五郎“

这些翻拍投资众多却毫无对食物的诚意,连台词和表情都不达标,更别提对文化和哲理的把握。更有甚者,打着日系的旗号,拍着不伦不类的烂片,自称中国美食电影。

▲一部拍着拍着变成黑帮电影的”美食“片

横插一脚的网剧也是良莠不齐,前景不明。

嗯…也许还有希望。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没错

如此好的题材拍不出东西也没错

我们和日本的美食片差的

不仅仅是数量上的100部

还有100部对美食的诚意

100部的演技

100部的剧情

100部的态度

对日剧的简单复刻是行不通的

拍好美食片的首要任务是了解中国

不如麻烦导演拍片之前

先抄上100遍《随园食单》

如果觉得《[孤独的美食家]第七季回归(和五郎叔相比我们的美食片差在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