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脱贫攻坚奔小康|湿地边上养殖“生态鸡”(插上快速致富“翅膀”)

2023-05-31 分类:养生资讯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找准项目增收致富,新城镇新城村五组村民高延荣怀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新城草湖国家湿地公园边上发展起了“生态鸡”养殖业,一年出栏一万余只鸡,收入近20万元,“生态鸡”让他插上了快速致富的翅膀。

来到高延荣的“生态鸡”养殖基地,周边湿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2000余只即将出栏的鸡在场地内悠闲地散着步。说起养鸡的初衷,高延荣告诉记者,6年前,他本想靠养猪发家致富,但由于猪肉销售渠道不畅,让他不仅没有赚到钱,还赔了不少。眼看着自己的养殖基地就要倒闭关门,高延荣心里着急,但并不气馁。2013年,通过市场考察,他盯上了“生态鸡”养殖项目。为了不破坏草湖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他将大部分猪圈拆掉,改成铁丝网,将鸡散养在里面,这样,既控制了鸡的活动范围,又保证了鸡的活动量。为了保持鸡的品质,他不用任何添加激素的饲料,而是以苜蓿草和玉米等为主要饲料。

高延荣说,他养的鸡每天呼吸着草湖湿地公园的新鲜空气,通风好,疾病少,成活率高,再加上“生态鸡”主要以苜蓿草和玉米为主食,肉质鲜,脂肪少,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一年养上三到四批,每批3000只左右,不愁卖不掉。6年来,他养殖的大部分“生态鸡”都被嘉峪关和酒泉两市的大客户预订。

好的养殖项目,不仅看眼前实效,更要看长远持续发展。高延荣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渠道,就不会轻易放手,目前,他正在酝酿“生态鸡”的规模养殖发展之路。

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高延荣的“生态鸡”规模养殖也遇到了瓶颈。他的养殖基地日常用电主要是靠小型发电机,但规模养殖需要大功率饲料粉碎机,电力保障不可或缺,如果不解决这一难题,“生态鸡”规模养殖的计划就可能“搁浅”。新城村驻村帮扶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正在积极帮助他协调解决用电问题。

增收致富路上,高延荣创新发展思路、不等不靠不要、敢想敢闯肯干,看着日渐鼓起的钱袋子,他心里美滋滋的。

如果觉得《脱贫攻坚奔小康|湿地边上养殖“生态鸡”(插上快速致富“翅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