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关于依法加强民营企业产权保护

2023-06-1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0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企业是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民营企业也不列外,对其取得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国家给予依法保护。

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所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尽量申请专利,取得法律保护对其关键产品图纸设计等,申请版权保护对其使用的商标等申请注册商标。

关于依法加强民营企业产权保护

民营企业产权的有效保障和实现,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强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对进一步稳定民营企业发展预期,提升企业家发展信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要全面贯彻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主体、不同地区市场主体、不同行业利益主体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企业产权保护,依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积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民营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

1、增强法律意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及时注册商标、申请专利依法经营,防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规范签约履约,权益受损后,及时保全固定证据,依法维权。依法用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法律学习,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了解企业相关法律问题。

2、完善内部治理。家族企业应强化“企业社会化”观念,突破“子承父业”的狭隘意识,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经营管理合伙类企业应明晰产权结构,将单一、封闭的产权结构逐步转变为多元、开放的股权结构,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事会的作用,推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现代化。

3、科学经营,合理投资。恪守“立足本业,精耕细作”的发展理念,打造企业品牌,提高产品质量,稳步发展注重技术研究开发与运用,形成核心竞争力做出投资决策前,认真权衡投资报酬和风险,根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决策。

二、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1、加强普法。拓展普法范围,针对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签约履约、交易维权、招人用人及募股上市等方面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分专题分批次进行普法教育充实普法宣讲队伍,提高普法宣传水平。丰富普法方式,除设立培训班、开展讲座、送法入企等常规普法宣传方式外,还可以专题和以案说法的方式,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发布。

2、规范执法。推动行政执法工作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转变执法方式,对民营企业经营中的一般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不能一罚了事,避免“一刀切”及时核实和查处企业投诉举报的“乱执法、随意执法”问题,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追。

如果觉得《关于依法加强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