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颐和园八方亭对联故事

2023-06-23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颐和园中有个八方亭对联:

上联: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上望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下联: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音调不仅在组词发声的时候有所不同,在对联上也是颇为注重音调,对联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段会有另外的称呼,比如过年的时候就会被称呼为春联,在上了年纪的人做寿的酒席上就称呼为寿联,在结婚的场合就被称为喜联。

而对联又称呼为楹联或者对子,对联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说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为“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那时候的对联叫做桃符,当时的纸没有如今这么普遍,所以百姓更多的是在桃木上将对联刻上去或者写上去,祈祷来年吉祥如意,从宋代慢慢开始有人写在纸上,北宋王安石写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是对联的一个演变过程。

明朝时期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普遍的用大红色纸张书写贴在大门两旁,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有一次快到过年的时候,看到百姓家门口都张贴春联,只有一个屠夫家没有张贴,原来是因为家里没有一个人读书写字这才没有写,朱元璋回来亲自为他写了一副春联派人送过去,可见古人相

当重视春联。

颐和园八方亭对联故事

关于八方亭的一个小典故:乾隆出上联:“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里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四座静寂,唯和珅朗声:“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中国游客每每对此很买账

如果觉得《颐和园八方亭对联故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