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雷波马湖的形成原因

2023-06-24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9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马湖,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流域湖泊,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东邻金沙江,属金沙江支流,湖水通过地下潜流入金沙江。湖泊为群山环绕。湖泊呈长方形,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1~2.5公里,最宽处2.3公里,湖水面积7.32平方公里。平均深度65.7米,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湖盆总容积为4.81亿立方米,容水量为全省第二大湖,水面面积居第三位。

或称第四纪冰川消融,冰碛堆积成堤,潴水成湖,属冰川堰塞湖

或称岩溶塌陷形成

或称构造断裂形成盆地,积水成湖或称构造——岩溶共同作用形成。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调查所研究认为,马湖成因为构造地震堰塞湖。

马湖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扬子台地坳区,马湖次级穹状向斜盆地的西翼,地处凉山断块活动断裂构造区的南侧,南北向、北东向两大构造体系的接合部,新构造活动强烈湖岸及湖底出露地层有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飞仙关组组、铜街子组、嘉陵江组、雷口坡组、须家河组马湖湖堤呈东西向展布,长约1.3公里,底宽250~500米,顶宽150~200米,高30~100米不等。湖堤上未见基岩出露,为第四纪湖纪残坡积物。湖堤西端砾石物质组分较为单一,只有玄武岩,而湖堤东端,砾石物质组份较为复杂,有玄武岩、砂岩、灰岩、白云岩等。整个湖堤的残坡积物呈松散状至半固结状。

湖泊底部以三叠系飞仙组、铜街子组碎屑岩,三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的玄武岩,第四纪残坡积组成隔水层。地势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扇形,属中高山强烈切割区。马湖西侧的筛子垴是流域内的最高峰,海拔为2547米东侧金沙江谷底为流域的最低处,海拔约310米,高差一般在1500米以上。山脉呈南北——东西向延伸。

马湖周围群山环抱,东有金海山、国家山、唐家山南有箐口山西有对门山、文庙山、大旗山东北和西北有冕旒山和老君山。正北湖口是由玄武岩碎块夹泥土堆积而成的天然大坝,长约600米,宽约300米。东北角湖面有一龟形小岛,名金龟岛,俗称大海包。湖水清澈,碧波涟漪,游鳞可数。

雷波马湖的形成原因

雷波马湖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长5.5公里宽1—2.5公里,是金沙江支流,水深平均65.7米,面积7.32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三大湖泊。

如果觉得《雷波马湖的形成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