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百家争鸣的实质

2023-06-24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百家争鸣是群众都有话语权。毛主席曾经提倡过。文艺界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意思就是很多个剧种都可以发扬。百家争鸣还表达一种民主形式。在管理国家政策方面。我国也施行百家争鸣的政策。广泛听取各界人士,各种党派的意见。制定出符合广大民众的管理政策。有利息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百家争鸣的实质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思想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指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以及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百家争鸣的实质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所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至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二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但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到汉朝末年

如果觉得《百家争鸣的实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