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康熙为什么要亲自亲葛尔丹

2023-06-24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8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我认为其原因有三。第一噶尔丹的叛乱影响重大,直接危及清的统治,不由得康熙帝不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噶尔丹是蒙古厄鲁特部首领,一直不服于清朝统治,且率先发难,对喀尔喀部土谢图汗发动袭击,该部同其他蒙古诸部一样,当时已向清上“九白之贡”,表示臣服。其收到袭击,清廷理应出面,而噶尔丹又不服王化,战争无可避免。其次,噶尔丹与沙俄亦有联络,清廷还要防止蒙古诸部在厄鲁特部煽动下与沙俄联手。且平叛过程中,追逐叛军可能深入俄界(当时俄国通过扩张已与清陆上接壤),这更增大了平定噶尔丹叛乱的难度。

康熙平定噶尔丹纪功碑同时噶尔丹部势力庞大,对付他并不容易。1689《尼布楚条约》之后,清俄东部边界问题解决,双方并就清廷平叛及越境追击问题达成谅解,清转而应对噶尔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争初期战场形势对清来说仍不容乐观,噶尔丹一度进攻至距离京师80里格(葡制单位,分海制里格和陆制里格,陆上测量时1里格等于3英里,即4.827千米)之处。就是在1696年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战中,康熙帝集中了80000多军队及大量火枪和火炮,而与之对垒的噶尔丹则组成了驼城(用骆驼围起的聚落),足见其实力强大。最后,厄鲁特蒙古的平定并非康熙一朝之事,清廷实际上是经历了康雍乾三朝才最终平定厄鲁特蒙古叛乱,由此更可见噶尔丹问题之棘手。第二,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是在康熙三十五年到三十六年,而之前康熙二十九年曾谴福全征讨噶尔丹,由明珠参赞军务,而数年征讨效果不佳,清军丧师失地,损失很大,前文提到噶尔丹进军直逼京师即是这一时期。尽管后来战场形势有所扭转,但基本呈相持状态,战况不容乐观。于是康熙遂决定御驾亲征。

康熙帝平噶尔丹地图(局部)第三,康熙帝本身弓马娴熟,善理军务,具备主持军事的能力。此外,从康熙帝一生嗜好出猎,且自少年登极以来诛鳌拜,逼反、平定吴三桂,收复台湾,与沙俄战和等事例可见康熙帝绝不是一个安分的皇帝。并且此时康熙帝四十多岁,正值壮年,对武功的追求亦是最盛之时,故康熙亲征噶尔丹或有这方面的考虑。

如果觉得《康熙为什么要亲自亲葛尔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