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古代人把放风筝的人叫做什么

2023-06-24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风筝古代叫纸鸢、风鸢、纸鹞、鹞子。

    风筝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从而演变成如今的风筝。

    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

古代人把放风筝的人叫做什么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古代人把放风筝的人叫做什么

放风筝,古代称为放鹞和纸鸢,大多数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风筝是用木材做的,春秋战国时,中国的风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偶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我们童年的时候都喜欢去放风筝,也就是纸鸢

如果觉得《古代人把放风筝的人叫做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