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刑法十五条规定是什么

2023-06-27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4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刑法第十五条释义:刑法的第十五条规定的是过失犯罪,对于一般人能够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注意到,却没有注意,可以判定有过失犯罪。如果行为人证明自己在主观上已经尽到了如同处理自己的事项一样的注意义务,应认定其无过失反之,则认定其有过失。过失行为是行为人无法预计自己的行为将产生何种后果。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因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过失犯罪情节的。如果法律有特殊规定的,才用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刑法十五条规定是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

2.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

3.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4.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

5.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6.关于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补充规定

7.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

8.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

9.关于惩治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的补充规定

10.关于惩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的决定

11.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

12.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

13.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

14.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

15.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

刑法十五条规定是什么

第十五条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中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二)犯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对依照刑法告知处理的犯罪,未告知或者撤回告知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除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刑法第十五条规定的解读

本条是不根据法定情况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刑事案件只要存在六种情形之一,就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开始前发现的,不得立案受理。 如果在搜查阶段被发现,必须撤销案件。 在审查起诉阶段被发现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审判阶段发现的,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作出判决,宣告无罪 告知得到处理,被害人撤回告知的,对有以准予撤回的裁定终止的其他情形的,一律裁定中止审理。

众所周知,“刑法规定定罪标准,提供量刑尺度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在认定犯罪和追究刑事责任过程中适用的程序。 即刑事诉讼法是司法机关如何运用刑法规定,在犯罪认定、刑事责任追究等过程中遵循的程序。 因此,调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什么情况下承担刑事责任,办案机关只能以刑法为依据,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追究刑事责任是程序性问题,应当由诉讼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完全确定了在什么情况下不追究刑事责任: 立法的初衷可能并不规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表达容易引起误解,违背刑事诉讼法的内容,立法明确性的要求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模棱两可、费解的内容表达。

综上所述,关于法第十五条规定的问题,主要列举了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六种情形,但在具体解读中容易混淆。 不追究刑事责任是定性和量刑的说法,但刑事诉讼法主要是程序法,刑法才是定性和量刑的法律,刑事诉讼法中上述条款的出现容易导致误解和偏差。

如果觉得《刑法十五条规定是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