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明朝的王守仁是否有子孙后代

2023-06-2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9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王守仁的儿子是王正宪、王正亿,孙子是王承勋、王承学、王承恩,曾孙王先进。

1、长子:王正亿。

王正亿生于明朝嘉靖五年。娶妻黄氏,有子二人,长子王承勋(漕运总兵),次子王承学。又娶侧室祁氏,祁氏生有一子五女,子王承恩。

王守仁因军功被封为“新建伯”伯爵。王守仁逝世后,爵位被剥夺。38年后(隆庆元年,1567年)5月,明穆宗即位,念及前代功臣,复诏追封王守仁为新建侯,其后人可世袭伯爵爵位。隆庆二年6月,王守仁长子王正亿奉召袭封新建伯。王正亿于万历五年逝世,王正亿长子王承勋承袭新建伯爵位。

2、嗣子:王正宪。

王正宪是早年王守仁还无亲子的时候收取的养子,本为王守仁堂弟王守信之子,也就是王守仁的侄子。

3、孙子:王承勋。

王承勋娶妻吴氏,袭封新建伯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8月充任漕运总兵,镇守淮安漕运(后与李三才搭档),此后总督漕运长达二十年之久。

据乾隆年成书的《淮安府志·历代漕运》记载,在明朝前中期,全国漕运事务上,“武尊文卑”,即漕运总兵的权力在漕运文官之上。李三才到任后,逐渐扭转这一局势。

李三才对王承勋“以气凌驾之”,王忍耐并“移坐其下”,致使此后“武尊文卑”传统逐渐改变,文官总理漕运事务,武官逐渐空闲。武官仅负责督运,最后连督运的任务也减免了。

万历四十年(1612年),王承勋请辞回乡,明廷便撤销漕运总兵官一职,王承勋遂成为明朝最后一任漕运总兵。王承勋的长子名叫王先进,无子嗣,故引发后来的新建伯爵位世袭之争,争讼旷日持久,长达数十年。

明朝的王守仁是否有子孙后代

《明史》卷一百九十五有王守仁传,后面附有阳明先生后人小传,如下:

始守仁无子,育弟子正宪为后。晚年,生子正亿,二岁而孤。既长,袭锦衣副千户。隆庆初,袭新建伯。万历五年卒。子承勋嗣,督漕运二十年。子先进,无子,将以弟先达子业弘继。先达妻曰:“伯无子,爵自传吾夫。由父及子,爵安往”先进怒,因育族子业洵为后。及承勋卒,先进未袭死。业洵自以非嫡嗣,终当归爵先达,且虞其争,乃谤先达为乞养,而别推承勋弟子先通当嗣,屡争于朝,数十年不决。崇祯时,先达子业弘复与先通疏辨。而业洵兄业浩时为总督,所司惧忤业浩,竟以先通嗣。业弘愤,持疏入禁门诉。自刎不殊,执下狱,寻释。先通袭伯四年,流贼陷京师,被杀。

另有周月亮先生的《大儒王阳明》(海南出版社)其中有论阳明先生后人的章节:第十四回游于艺,第五小节,5.良知未能王家居,较为详细。

如果觉得《明朝的王守仁是否有子孙后代》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