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老板 带毫小菜(” 你还知道哪些巢湖俗语)

2023-06-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1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国庆节回巢湖的小伙伴

你的“巢普”还标准吗?

小布今天整理了一些巢湖俗语

用巢湖话说出来才有味道哦

自古俗语多出自民间,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通常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巢湖地域先祖的“风气习尚”与外界是有区别的

这从巢湖人日常脱口而出的俗言中

能够窥探一二

幽默、风趣的歇后语

店埠的西瓜——红到了边

浮槎山两侧自古亲近,互相之间仅以山前山后、山东山西、东大山西大山作为区分,店埠在山后。店埠过去是个非常繁华的地方,不比柘皋差。店埠出西瓜,“店埠的西瓜——红到了边”,就是讲那里的西瓜好。

后来,这个歇后语被用来形容某些走红的人一时炙手可热,红到了极致,暗含劝诫当事人注意低调。这也是浮槎山百姓质朴谦恭的一种体现。

张家山的锣鼓——各敲各的

元明之际,张氏先人为避战乱,选择巢湖石壁山为耕读家园,张氏族人在石壁山生齿日繁,先后修谱建祠以正源流、明辈分,祠堂每年祭祀时都例行唱戏。

唱戏离不开锣鼓,要用它们来开场、显示情节、烘托氛围,也离不开唢呐、离不开二胡,这些道具,张氏戏班一应俱全,这些技艺,张氏族内均有其人。歇后语“张家山的锣鼓——各敲各的”,就是说他们能够做到按职分工、各司其职、互不干涉,配合得非常默契,显示张家戏班是一个成熟的戏班。

濡须口的纤夫——搭到就背

巢湖本土人民“性惮远涉、风俗淳厚”,习于农耕而耻于商贸等事,他们见到舟船习惯性地拉了就走,非但不讨论价钱,连人家走还是不走也不询问,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过往客商交口称赞曰:“濡须口的纤夫——搭到就背”。后来,发达的陆路交通取代了水运,且上下游先后建起了巢湖闸、裕溪闸,河湖水位常年保证通航,背纤行业彻底消失,唯余一两句俗言俚语,引人回味。

流传在巢湖民间的歇后语还有很多

臣子的手板──朝笏(巢湖)

穿大褂子洗澡──裾潮(居巢)

雨弄里纳鞋底──潮线(巢县)

沙锅里加青菜──拌汤(半汤)

麻雀飞上天──翅高(柘皋)

天降雹子──散冰(散兵)

胸门口挂铃铛──怀铃(槐林)

花篮洗泥鳅──逃的逃溜的溜

王八登秤盘──自称自大

包家坊大菩萨──招远不招近

草帽子没有边──顶好

驼子走路──前(钱)心重

刀打豆腐──两面光

饭店里的筷子──两头忙

豆腐渣上船──不是货

害汉子吃蚕豆──嘴狠

小驼子刮沙子──作两截子

这些歇后语乡音浓烈,几乎可以说离开巢湖的水土乡情和悦耳声音,它们就失去了生存的光彩和魅力。

雅俗共赏的民间谚语

谚语口语性强,通俗易懂。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活上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接下来一起来欣赏一下流传在巢湖的那些雅俗共赏的民间谚语。

河里无鱼虾也贵。

人无笑脸不开店。

三十年河东转河西。

晴带雨伞,饱带干粮。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椿树一捧,抛秧撒种。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椿树打伞,棉花下眼。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盐多酱不坏,礼多人不怪。

养猪不赚钱,回头望望田。

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秧棵栽得深,到老不发青。

好种出好苗,好葫芦开好瓢。

三分利吃饱饭,五分利饿死人。

穿不穷吃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会打洞。

读起来有木有觉得特别的亲切

俏皮、诙谐的方言俚语

历史上的巢湖地区就是鱼米之乡

对节令似乎很敏感

反映在俗语里也是俏皮中隐藏着智慧

关于打春,谚曰:“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

本地志书记载:惊蛰孕孳,雷声发,米价贱。民谚总结:“惊蛰闻雷米似泥。”都说惊蛰一雷天下响,收成就好,然大丰收粮食就不值钱,谷贱伤农。许多事,好坏之间很难把握,诚如民谣说的那样:“做天难做二月天,桑要暖来麦要寒。农民伯伯盼下雨,采桑娘子怕阴天。”

端午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风俗,但巢湖地区农村有端午三友:“艾草、粽子、大蒜头。”新上市的大蒜头,撂锅里烤熟了吃。另外,小孩的胸口一般都挂着一串大蒜杆子,想吃随手拽,也可以不吃——主要起除菌防疫作用。俗语又云:“吃了端午粽,才把寒衣送。”粽子一吃下肚,夏天就到了。

巢湖是南北交替、吴头楚尾之地,风俗兼具东西南北。部分地区作兴夏至节,部分地区作兴端午。土语云:“亚父山,门槛高,遇到轮船就敢超。”说明亚父山一带不但有划龙船习俗,而且划龙舟的人艺高人胆大,敢与轮船竞高下。

农耕社会,腌菜必不可少。我们巢湖俗话:“背金债,腌春菜。”一年四季,腌白菜、泡豇豆、腌芥菜和雪里蕻、磨辣椒、晒萝卜响、腌霜韭菜,以及鸡鸭鹅鱼肉等等,不一而足。腌菜,本地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即使现在条件大大改善了,巢湖人在饭店吃饭时,总要喊一声:“老板,带毫小菜。”

巢湖民间,仍有许多旧年遗赠的俗言,朗朗上口,富于生活气息。它们反映了先人的思想认识、处世态度和生活情趣。如“十字街卖鱼的,一条活的搭一条死的”,是巢湖先人对好与差、长与短、大与小等矛盾事物合理搭配的辩证认同;“亚父山的小刀戏,张口就来”,则说明巢湖先人望风采柳、劳作而歌,积极乐观……随着时代的变迀,现今传承的先人话语非但不会褪色,反倒历久弥新愈见鮮活凝练,令人听之受益,读之回味。

你还知道哪些家常俗语呢?

不妨说来听听~

来源:巢湖发布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颍讯达

如果觉得《“老板 带毫小菜(” 你还知道哪些巢湖俗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