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教授推荐:这道冬至食方 补气血(益肾阳 最宜冬季食用)

2023-06-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专家介绍:方显树,中药方剂学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专家,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疾病。

今日冬至,接下来就是三九天,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来临。

民谚有云:"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冬至后,人体阳气开始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是进补的大好时机。

说到进补,很多人立刻想到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其实中医讲"药食同源",许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通过食疗的方法,就能调理身体,强壮体魄。

那么冬至可以如何进补呢?养生君采访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方剂学专家方显树教授,请方教授为大家推荐冬至进补的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

在中国民间,冬至节令美食,非羊肉汤莫属。早在明清时期,每到冬至,老百姓就爱去街头巷尾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头汤御寒,这其实有着悠久的中医补身理论。

最著名的羊肉汤锅,是"当归生姜羊肉汤",最早记载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距今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

原方以羊肉为主材。羊肉性温,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阳虚肾亏、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

当归是中医上最常用的补血药物,既能补血,又可活血,还有调经止痛的作用。

生姜是日常调料,但也是一味中药。作为羊肉汤的配料,不仅能去羊肉的腥臊之味,还能温中散寒,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症。

方显树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体质特征,又增加了几味材料,配制成了"加味当归生姜羊肉汤",较原方更能温补气血。

方子组成:羊肉、当归、生姜、黄芪、党参、葱白等。

功效:温中散寒,益气补血。

其中的黄芪,党参,可补中益气,健脾开胃,与当归配合,则气血双补。

葱白也是常用调料,可散寒、理气、和胃,还能进一步消除羊肉的膻味。

应用:用于脾肾气虚所致的神疲乏力,腹中冷痛,夜尿频,痛经,手足冷,病后气血虚,易生冻疮,易患感冒等。

做法:羊肉切小块,微火煮至血水浑浊后,去血水,加纯净水适量,煮沸后去浮沫,再将其余食材放入,微火炖一个半小时,最后下一根葱白即可。

吃羊肉汤上火怎么办?

方教授特意强调:羊肉汤锅属于辛热之品,适宜脾肾气虚,体质偏寒者食用。但是由于味道鲜美诱人,加之冬季天气寒冷,多数人都爱吃。如果体质偏热,或吃过了量,就容易上火。

那怎么办呢?方教授建议,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材料里加点白萝卜,一起炖就好了。萝卜性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和羊肉是绝配,不仅可以很好地去除羊肉的膻味,也和羊肉一热一凉,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最后要注意的是,冬季感冒多发,在感冒期间最好不要食用羊肉汤,等到感冒过后再食用。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来一碗这样的羊肉汤,补益身体,美味又暖身!还等什么,快炖起来吧~

如果觉得《中医教授推荐:这道冬至食方 补气血(益肾阳 最宜冬季食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