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1959年人民大会堂国宴 宴会厅天花板上藏着50人(他们什么身份)

2023-06-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949年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正是在这一年新中国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那场苦难中走了出来。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后人们为庆祝这样的盛事举办了一场国宴,经上级领导商议后决定将国宴放在人民大会堂中举办。

可是在当天国宴举行的同时国宴宴会的天花板上却藏着50个神秘人,他们究竟是谁?又要做些什么呢?

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十年的日子,中国政府在商议之后决定将国宴的宴会放在刚竣工不久的人民大会堂内举办,这个宴会邀请了来自八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贵宾。

据了解我们可以得知到场的除了各国领导人之外还有各国政商界的重要人物,由于我国从来没有举办过这么盛大的宴会,因此此次宴会的安保问题也成为了人们最头疼的事情。

而国宴布置上一切的一切都被交给了国宴总管郑连福来安排,郑连福曾经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服务员,后来他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刻苦才坐上了国宴总管的位置,郑连福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以细心谨慎著称的,所以把事情交给他领导很放心。

在国宴开始之前郑连福就已经把该宴会的所有安保工作做好了,为了保证不出差错郑连福带领着参加此次国宴的所有人员都进行了数十次的排练。

而就在国宴开始前夕郑连福却接到了北京市公安局的一个命令,北京市公安局的警察对郑连福说你们可不可以换个地方召开国宴?郑连福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愣住了,因为自己筹备国宴筹备了这么长时间,眼看还有一个下午国宴就要开始了,怎么可能换地方,这不是搞笑吗?

警察人员赶紧向郑连福解释说,他们对要举办国宴的场地进行了排查,排查过程中他们发现国宴上方的吊灯周围使用的木材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一旦因电发生火灾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郑连福听了警察的话之后也陷入了沉思,他明白警方的担忧,可他也确实没有办法临时去找个举办国宴的场所了。

公安机关和郑连福商量了半天也商量不通,他们也拿不定主意,这件事情很快就被沈渤知道了。他在听说公安局认为人民大会堂的安保有问题的时候非常精惊诧,他问人民大会堂不安全吗?人民大会堂怎么会不安全呢?

沈渤在了解到公安机关的担心之后向公安机关的同志解释说,那些吊顶上的电线都是安装了铁管的,绝对不会发生火灾。

可是公安机关的统治听了沈渤的话之后还是不放心。沈渤当即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当场和这些人立下了军令状,他以自己担保此次人民大会堂的宴会的举办绝对不会出任何纰漏,就这样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如期举行了。

离开市委之后沈渤赶紧去到了人民大会堂和郑连福会面,郑连福看到他之后非常开心,沈渤和郑连福商量之后决定安排50个穿着棉服的人站在该宴会厅的顶棚上警戒,一旦有任何火苗出现他们都会拿出工具及时熄灭。

确保万无一失之后国宴在晚上7点开始了,在国宴准备开始的时候一个服务生因为紧张打碎了一个瓷器,郑连福知道此事之后捏了把汗,不过好在那个时候国宴还没有正式开始,各国领导人也没有入场,人们就赶紧把碎片给清理了。

在国宴进行过程中郑连福还是时不时会抬头看看自己头上的吊灯,他恐怕顶棚的地方出什么差错,不过好在他们的安保工作做的很好,当天晚上没有什么大的纰漏出现。

此次国宴完成之后郑连福也松了口气,几十个小时没合眼的他终于能回家睡个好觉了。而和他同样放松的还有那位立下军令状的沈渤,如果没有两位的坚持恐怕国宴也不会进行的如此顺利如此成功了。

各国领导人在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之后也对此次国宴赞不绝口,他们表示自己在中国收到了非常礼貌的待遇,他们也很欣赏国宴上的布置。

结语:

当然,国宴能够如期正常举办也离不开每一个为国宴精心布置的工人、服务生和设计人员,是他们共同为祖国添了光加了彩。

如果觉得《1959年人民大会堂国宴 宴会厅天花板上藏着50人(他们什么身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